当前位置:首页>劳务> 正文内容

迅雷校园招聘(迅雷经历的三个时代)-富士康(迅雷校园招聘2021)

2年前(2023-02-06)劳务103
今天给各位分享迅雷校园招聘(迅雷经历的三个时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迅雷校园招聘(迅雷经历的三个时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请积极在评论区留言,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4月2号上午11点左右,深圳南山百度大厦,迅雷员工张平突然电脑屏幕上跳出一封邮件,“致迅雷全员”:“老板陈磊被董事会开除了!”这个消息引发了轩然大波。

张平所在的公司,是迅雷旗下的网心科技。被踢出局的就是迅雷和网心的CEO陈磊。消息传出后,当天迅雷股票上涨了4.7个点,但第二天随即继续下跌。

这次被换掉的,不仅只有CEO一个人,而是包括迅雷高层和董事会整体调整。可谓是集体大清洗,陈磊的时代正式落幕。

图源:网络 陈磊

2002年成立的迅雷,在一般人记忆中,主要印象是一个下载工具。但其重要性被大多数人低估了,它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是一个绝佳的研究标本。

迅雷曾经一度和腾讯并驾齐驱、曾经有超过4亿的用户,而是它经历了中国互联网每一个重要阶段,接触过每一个流行的商业风口,也收集齐了互联网创业公司不同阶段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

创业初期、大额融资、高速发展、日活过亿、延缓上市、上市失败、转型失败、流血再上市、创始人失去控制权、创始人离职、职业经理人接手、股票暴涨、管理层内斗、政策监管、股票暴跌、职业经理人出局、离职的老员工回归接手。

这些问题竟然集中在一家公司密集爆发,几乎把创业能踩的坑全踩了。

图源:网络

迅雷发展的18年,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与三个男人紧密相关:邹胜龙、雷军、陈磊。

他们分别代表了迅雷发展的三个阶段:邹胜龙主导的创始人阶段,雷军主导的投资人阶段,陈磊代表着职业经理人主导的阶段。

从邹胜龙、雷军、陈磊再到李金波,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家一度赶超腾讯的公司为什么沦落至此?它还有未来吗?

想看加加君总结的直接拉到最后~

一、迅雷的邹胜龙时代——创始人阶段


任何一家公司的文化和基因,都与创始人密不可分。现在发生的事情,往往可以在历史中找到根由。

迅雷的创始人邹胜龙,懂技术,勤奋,他是中国早期互联网创业者之一,创立的迅雷一度和腾讯齐驱并驾,但现在市值相差2200多倍。

邹胜龙与迅雷几乎参与了每一个互联网的风口,下载、视频、播放器、浏览器、应用商店、游戏、修图、金融、直播、区块链等,但结果都不尽人意。

他想控制每一个产品的细节,但在上市前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

邹胜龙是一个纠结的人,他既提倡西方的自由文化,但又像传统家长一样控制一切。邹胜龙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他信奉技术至上,提倡自由、平等,鼓励大家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给了员工以形式上的自由,甚至是放纵,但并不会在实权上真正的放手。多名迅雷前员工反馈,在公司,如果邹老板盯上什么产品,这个产品绝对会烂尾。

在迅雷历史上,比如迅雷6这样里程碑式的大版本,邹胜龙亲自抓每一个产品细节,最后不了了之,这个版本胎死腹中,没有上线。

后来迅雷员工达成默契,要做什么新项目,不给邹胜龙汇报,先做出来再说,因为只要他知道,就一定要干预,干预就一定完蛋。邹老板的控制欲可见一斑。


林军关于邹胜龙文章下的评论

管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快,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在产品的细节上锱铢必较,绝不放手,但关系到公司发展的商业风口,却犹豫彷徨,屡屡错过。

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时,邹老板一直犹豫着要不要上市,最后还是放弃了。后来的迅雷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年累计装机量已达2.6亿、市场占有率73%;营业收入分别为1680万美金,也就是1亿人民币左右。这时迅雷已经完成了3轮融资,高达3000多万美金。不差钱,不差流量。

这时的迅雷,发展得风生水起,其实不知不觉的在经历着一个大历史阶段。

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的10周年,也是智能手机元年,这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点。中国PC互联网走向最高峰,移动互联网开始萌动。这一年,Google发行Android系统,Apple发布iPhone 3G手机。身在其中的迅雷也一直在尝试多元化经营。

曾经尝试过收购修图软件,开发视频播放功能,自主研发游戏。“为啥都没做起来?因为邹老板抠,不敢烧钱,不敢放手。”一位前迅雷离职高管,表示实在可惜。

“2008年,迅雷也尝试自研游戏。然而邹胜龙并不坚决。”于是程浩自己质押了迅雷股份,独立出去做游戏公司,但步履维艰。

“当年迅雷游戏找我们要流量的时候,大老板(邹胜龙)答应了,但实际处理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规则、条件(比如用户体验)来挡掉,让宝贵的资源用于自身项目发展。”连联合创始人(程浩)试图创新都无法突破迅雷内部的壁垒,其他人可想而知。

最后迅雷游戏理所当然地黄了。

图源:网络

也就在这一年,腾讯的网络游戏收入达23.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2.5%。“这种短视和愚蠢,像空气一样,充斥在每一个角落。”一名离职的员工说,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

在邹主政期间,迅雷死掉的产品多达几十款之多,包括视频、影音、游戏、金融、图片、浏览器、软件商店等等。而每一个在现在看来,都是一个新的商业风口。但每一次因为预算、人力、流量被卡,迅雷都错过了。

2011年,成立9年的迅雷第一次正式提交美股IPO申请。同一批的新浪搜狐网易,一般用了3~4年就在美国上市了。2011年2月路演时,资本市场对迅雷的估值为20亿美金。

但人算不如天算,2011年6月份,爆出了东南融通财务造假丑闻,这家市值14亿美金的热门中概股,只用了137天,股票就跌成了废纸。再接着,又发生了支付宝VIE事件,中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成了毒药。

迫于无奈,迅雷将估值降至9.16亿美金,计划募资1.125亿美金。但因为惹上多宗版权官司,最后暂缓上市。

“我们当时已经赚钱了,2011年第一季度利润是5812万(RMB)。优酷当时还处于严重亏损阶段,市值35亿美金。我们连10亿美金都不值!?”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快10年,这位前员工谈到老东家的遭遇时,依然愤愤不平,但这就是商业。

“选择比努力重要。”多年之后,迅雷联合创始人程浩感慨。

折戟资本市场的邹胜龙没有想到,这一耽搁就是3年。

PC时代落幕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了。这是时代和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里程碑节点。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唯品会等移动互联网公司抢先上市。只留下了擅长PC下载的迅雷。股东越来越焦虑,资本市场越来越淡漠。

二、迅雷的雷军时代——投资人阶段

在这个时候,首次进入胡润全球富豪榜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向迅雷伸出了橄榄枝,当时他身价估值280亿元RMB。强大的财力,和资本市场点石成金的魔力,还有几千万小米手机在移动互联网的潜力,正是迅雷急需的。

投资人从不是活雷锋,投资是要算经济账的。雷军的小米投资迅雷,怎么算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生态做补充和优化,另一方面可能在未来赢得丰厚的经济回报。简单说,就是可以帮现有业务赚钱,以后也可能单独赚钱。

2014年3月,在官方的投资公告中是这样说的,“小米向迅雷投资近2亿美元,并获得迅雷云加速业务的授权,全面内置在小米的手机、电视和盒子等产品中。”

雷军想要搭建的是一个小米的互联网生态帝国。小米当时的产品集中在硬件领域。而迅雷在内容、下载、用户等方面的积累,可以给小米加分。小米更想做的是,万物连接。不管是云,还是区块链。通过这些连接B端和C端。

而更关键的是雷军意识到,迅雷的P2P技术其实是一座待发掘的金矿。

当时邹胜龙亲自负责一个“水晶计划”的新业务,利用迅雷下载技术,收集用户闲置的宽带资源,卖给视频等需要宽带的公司。与传统从电信租用宽带相比,这种方式便宜50%以上。

但像以往项目一样,邹胜龙干涉的项目进展艰难。

在两年之后的2016年,雷军在一次发布会上说,当时邹胜龙跟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这对于整个云服务市场来说是一次颠覆性的创新。”


图源:网络 雷军 邹胜龙

2014年4月,迅雷完成E轮融资——3.1亿美金,包括小米的2亿美金、金山的9000万美金。6月,迅雷终于上市,市值10亿美金左右,之后跌到7亿美金左右。

而上市之前的融资,就已经超过5亿美金,所以有人形容迅雷上市是“大出血”。

按照常理,上市是一个创业者和一家公司的高光时刻,理应把酒言欢,举杯相庆。但是在迅雷上市时,却蒙上一层悲怆的色彩。

上市后,迅雷股权结构变成了:小米31.8%、金山13.0%、邹胜龙9.5%、程浩3.8%。雷军系占了44.8%,创始人团队仅占13.3%。辛苦养大的儿子,成年时却被人抱走了,控制欲超强的邹老板,心情可想而知。这为后来迅雷的高层内讧埋下了隐患。

有媒体评论:“迅雷不太像是一家独立上市公司,更像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小米子公司。”

图源:网络 邹胜龙

迅雷上市之后,在业务层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随着网速升级、在线视频的完善,应用商店推出,移动互联时代对于下载需求越来越少。商业模式依然单一,超过50%以上收入还是来自于会员收费,结构单一,资本市场看不到潜力。

股价从上市的16块多美金,跌到只有3块多了,这让股东很不满意,内部员工也很萎靡。

“我们当时打电话邀约求职者,很多都不愿意过来,觉得我们产品过时了。”一位已经离职的前人力资源记忆犹新。而这时的邹胜龙,由于常年劳累,身体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

一个团体组织老化的过程,不再有新血液的加入,只有旧干部和组织的领导者不断的斗争,削弱了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也削弱了本身扩大经济基础的能力。

作为大股东的雷军,越来越感觉到现有迅雷的团队能力太弱,内部管理混乱,人员流失严重,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能力都难当重任。为了公司发展和股东投资回报,必须要做出决定。

于是2017年7月,陈磊正式接任CEO,小米系王川担任董事长,邹胜龙退休。

邹胜龙这一次是彻底离开了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但他依然保留股份。

陈磊的时代到来了。

三、迅雷的陈磊时代——职业经理人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一直都是一个尴尬的角色,安稳时有名无实,做事时瞻前顾后,出了事就要背锅。

2014年底,陈磊加入迅雷任CTO时,他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为今后做好准备。他组建全新的公司——网心科技,自己担任CEO。

网心的核心业务是云计算和区块链业务。陈磊有意和迅雷本部分开办公,除了少部分是迅雷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部招聘。网心的文化强调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和包容的氛围。

据网心的人透露,“陈磊多次表示,迅雷积重难返,问题太多,管理混乱,广告和转化也很差。”迅雷技术团队在多次配合中反应迟钝,且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在重大的国家级别会议期间,发生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完全禁止了迅雷的下载功能,经过多次公关后才恢复。

图源:网络 陈磊

对于技术背景出身,发展一直颇为顺利的陈磊来说,不愿意被历史包袱所束缚。在很多人看来,历史是用来打破的。但历史往往又是重复的。技术背景出身的陈磊,和技术背景出身的邹胜龙,都一样抱着大干一番的心态。

迅雷之前的“水晶计划”,陈磊上任后再次复活,推出赚钱宝后升级为玩客云的硬件。买了硬件的用户,出售闲置的带宽和存储,迅雷支付现金采购,然后转手将带宽卖给客户。但这种情况下,玩客云卖的越多,迅雷赔得越多。所以硬件的销售数量一直不敢放开。

最终,陈磊找到了数字币和区块链技术这把钥匙。当时比特币已经突破10000美金。他把发现金补贴改为发一种名叫“玩客币”的虚拟货币。用虚拟货币来吸引用户,交换闲置的带宽,这就解决了成本过高的问题,发展更多用户,最后形成一个几百上千万节点的分布式网络,这可能颠覆传统CDN商业模式。

这种原来用于激励用户的玩客币,在币圈的炒作下,涨幅超过惊人的100倍。玩客云京东预约购买超过1000万台。原本399元一台的玩客云,二手的都被炒到3000元。“我们当时玩客云设备,最高一天流水超过一亿。”网心一位参与项目的核心成员透露,当时大家都被发展速度震惊了。

图源:网络 陈磊

受区块链相关概念刺激,迅雷股票从长期徘徊在3美金左右,2017年10月开始暴涨,2个月内涨到最高27美金,涨幅高达900%。

陈磊的改革不仅于此。在开拓新业务的同时,开始收缩迅雷老业务。2017年11月28日,迅雷发布公告称,迅雷正式撤销迅雷大数据、迅雷金融、迅雷易贷、迅雷小游戏、迅雷爱交易等业务的品牌和商标授权,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使用。

陈磊的这些制约措施,直接冲击到了既得利益群体。根据迅雷大数据CEO胡捷的说法,“对于迅雷金融板块业务,迅雷创始人、前CEO邹胜龙是支持的。”

迅雷大数据开始反击,指责玩客币是骗局,违反国家政策,发布数字货币圈钱。

经过多次拉锯式的公关战,最后双方在股东调节下,息事宁人。但迅雷品牌元气大伤,受到相关部门约谈,区块链业务也受到了冲击,股价也从27美金一路下滑,再次回到3块左右。在这次内耗的战役中,没有赢家。

图源:网络

表面上看,这是关于迅雷品牌使用权的分歧,但背后是新老迅雷人关于控制权的争夺战。

邹胜龙为代表的老迅雷人,是流量思维,用网贷等方式,把现有用户变现,而且已经获得了稳定收益。而陈磊和雷军为代表的新迅雷人,是技术性思维,要搞云计算和区块链,其他的都要收缩。旧的怨恨和新的利益矛盾,彻底引发了这场战争。从这个角度来看,邹胜龙一直是退而不休。

邹胜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但无法质疑他对迅雷的热爱。在上市之后,他的股份被稀释到9.5%,但他即使离职后,也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卖出股份套现。一直到发稿的今天,根据持股名单显示,他依然持有7.15%的股份。也许,他一直在等待什么。

即使是迅雷网心这次抓住的CDN服务的风口,情况也不容乐观。不走运的迅雷,这次遇到了已经长成庞然大物的阿里和腾讯。而阿里腾讯网宿三家就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领导过腾讯云的陈磊,这次要领导迅雷云对抗自己的老东家。

而区块链的变现,从理论到技术研发、产品试运行、大规模普及,中间有个漫长的过程。网心投入了大量时间、人力和资金在区块链上,但区块链实际大规模应用和变现,远远看不到希望。

技术如果没有落地,一切就都是空谈。只有当区块链技术与企业应用、行业场景大规模融合时,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好的企业家,需要在技术研发和企业利润之间做平衡。但是技术专家,并不会考虑这些。

但实际上网心的人员私下也承认,“在当下,区块链最实际最直接的项目就是发币ICO,但是这条路子已经被政策堵死了。次之就是应用在金融有关的链条和领域,防止账目作假等。”

但是在中国现阶段,很多企业其实并不希望账目太透明,何况还要投入人力财力进行技术改造。所谓区块链对现实世界的改造,现在根本不是企业的刚需,更多是技术性企业一厢情愿。

从这个角度来看,邹胜龙和陈磊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技术专家,试图通过一种技术,来改变公司和业态,但并不善于管理和经营,并为此把整个公司拖入泥潭。

加加君观点


迅雷的三个时代,从创始人的失去控制权到职业经理人的接管,最后到老迅雷人回归,从迅雷三个时代的交替中加加君还是感慨良多。

当然从管理、方向战略上不便做过多的评价,但从股权设计上,我们还是有一些想法供正在创业的企业家参考。

1、创始人团队的控制权

迅雷在上市后,创始人团队股权仅占13.3%,而雷军系占到44.8%。对于创始人来说,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的天下,却为投资人做了嫁衣裳,实在血亏。

创始人如何把握公司控制权?股加加总结两点:从股权层面,从公司治理层面。

从股权层面掌握相对控制权(51%),从而在一些半数股东通过的事项上掌握控制权。除了51%的控股权还可以通过同股不同权、一致行动人协议等设计掌握控制权,毕竟在多轮融资后很难掌握51%的控股权。

另外一层就是在董事会层面,创始人通过委派利益相关成员进入董事会,保障自己的利益。

2、合伙人

没有一个伟大的企业是通过一个的人的打拼逐渐壮大的,如果只有一个类型的股东,时间精力都很有限,在其他层面比如管理、市场、对外合作等方面很难突破。

像阿里巴巴这种优秀的企业,他们就有四类股东:资金型,资源型,管理型和顾问型。

其中资金型股东就是投资金钱给马云的孙正义,资源型股东就是雅虎,管理型股东就是十八罗汉,顾问型是蔡崇信。如果你的公司操心只有你一个人,即使你累死,也不可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雇佣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一定是合伙打天下的时代。

怎样利用合伙人制度,创始人即可以掌握控制权,还可以让新鲜血液进入壮大企业呢?

比如阿里,马云与蔡崇信筹划了一个合伙人委员会,他和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一共成立了一个五人委员会他俩占两席。剩下的三个席位,每隔两三年换一批,但是让谁当合伙人呢?他俩提名,而且合伙人委员会有什么权利?他可以提谁做董事,通过股东董事会控制公司。

通过这种方式,阿里巴巴永远由创始人马云与蔡崇信掌握,但也不乏新鲜的血液进入激活企业发展。


转载来源:公众号 我是南七道(nanqidao33)

经过以上对迅雷校园招聘(迅雷经历的三个时代)的分享介绍,相信你对迅雷校园招聘(迅雷经历的三个时代)有了大概的了解,想知道更多关于知识,关注观澜富士康普工招聘,我们将持续为您分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25z.cn/laowu/14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