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 正文内容

未雨绸缪缪是什么意思(未雨绸缪什么意思网络上)

4年前(2021-04-02)科技252
观澜富士康普工招聘
未雨绸缪中“绸缪”意指修缮的意思。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这个成语意思也可以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比喻事先做...

宜(yí) 未(wèi) 雨(yǔ) 而(ér) 绸(chóu) 缪(móu) ①,

毋(wú) 临(lín) 渴(kě) 而(ér) 掘(jué) 井(jǐnɡ) 。

【注释】

①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

【译文】

应当在天还没有下雨之前,就把门窗修缮稳固,不要等到渴了才想起来掘井,平时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以防不测之时。

《朱子家训》:四、勤俭持家 未雨绸缪(二)

【解析】

未雨绸缪即有备无患。《左传》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患”即祸患。意思是说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古老的话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我们要未雨绸缪,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却忘记了为之而奋斗的远景期待。说得更严重一点,有时一点小事没考虑周全,甚至会引发灾难。这并非耸人听闻,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太多了。小问题也能造成大损失、大灾难。就像下象棋一样,优秀的棋手能看到之后几步的走法乃至整盘棋的走势,而初学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两步,这就是凡夫与智者之间的差别。

故事链接

1.扁鹊的医术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原名秦缓,字越人,号卢医,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奠定了中医学“望闻问切”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由于他医术精湛,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尊称他。

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回答说:“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问道:“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说:“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朱子家训》:四、勤俭持家 未雨绸缪(二)

这个著名的故事实际上道出了《黄帝内经》里说的医术的三种境界: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欲病”“治已病”固属不易,但最高的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莫过于“治未病”,这就要求人民防患于未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然而,生活中的人大多注重“治已病”,对“治未病”和“治欲病”不屑一顾,认为多此一举,或抱有侥幸心理,当自己拖着沉重的病体四处求医问药时,才后悔当初自己的行为。

《孙子兵法》中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百战百胜,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扁鹊”和“孙子”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病情在没发生之前就已经圆满解决了,病症被消除了,遏制了病情的发展;战争造成的人员和物质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能避免战争造成的灾难,没发生战争就取得了胜利,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就是未雨绸缪的作用。

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都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唐朝魏征即使国家处在盛世,也不忘规劝唐太宗李世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五代时后唐国皇帝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但不久就沉湎于享乐,宠爱伶人(旧指戏曲演员),不思进取,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于是,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这段历史时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警醒后人。

故事链接

4000米的爱

莱州市是一座公共设施齐全的县级市,市民很早的时候就用上了自来水。但在莱州市有时却会发现一个这样的景观——市民舍近求远,不辞劳苦去农村运山泉水。但没有人想到,山泉所在的乡村曾经多年以来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都来自村边的河水,河水浑浊不说,一旦天旱河水枯竭,当地居民只得到很远的地方去肩挑手提,世世辈辈靠天吃饭,村民有时为了一桶浑浊的河水,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生。缺水,成了当地居民的一块心病。

2001年,62岁的村民宋乃臣上山给老伴采药,休息时意外发现被树叶遮盖的小泉眼,拨开树叶,老宋迫不及待地趴上去喝了几口水,泉水清淳甘洌,沁人肺腑,真甜哪!这么好的泉水,就这么白白地流掉了,多可惜呀,为什么不把这股泉水引到山下呢?

老宋回到村里,急忙向村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表示反对,“水是那么好引的吗?要不然早就有人引了”“俺村在这里住了几百年了,也没见有人从山上引下水来呀”“这可是在山石上凿沟铺管啊,别说你一个老头子,就是十来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难以做到”!

面对大家的不解和反对,老宋不为所动。“这活儿我一个人也能干!”说干就干,当时月工资不到500元的老宋购置了洋镐、铁锤、钢凿子……光工具就装了半编织袋。他每天天一亮就带上一天的干粮和凿岩工具,骑自行车20里来到山脚下,背上工具袋,步行到山上,凿沟开岩。经过了一年多的辛苦开凿,一条长4000米的管道从山上直通到村头。

经鉴定,山泉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村民们能免费饮用甘甜的泉水,连莱州市民都络绎不绝到村里来拉水,老宋因此也被村民赞为“当代愚公”。从2001年至今,莱州大小干旱经历十余次,但山泉附近的庄稼始终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即使在数月滴雨未下的大旱时,田间地头始终有涓涓细流无声地流过,滋润着庄稼的同时也滋润着大家的心田。

案例中的老宋不得不值得我们敬佩,不光是敬佩他不怕困难、热心为大家解决问题的做人、做事态度,更佩服他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人生智慧。“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人生经验和历史教训,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有忧患意识。21世纪最不缺的是什么?人才!2017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这还只是本科学生的统计,还不包括中职生、大专生、各类技术型人才,如果再加上这些,那该有多少人?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人类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早在19世纪就指出了震耳欲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优胜劣汰这一社会基本原则同样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学生现在不努力、不奋斗、不拼搏、不对自己狠一点,那么我们有什么条件、有什么资格和社会上那些精英去比、去一争高下、去一决雌雄?

《朱子家训》:四、勤俭持家 未雨绸缪(二)

学生生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正处在一个科技大变革时代,一系列新兴科技令人目不暇接,现在十年的变化可能超过过去几十年的变化,云技术、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让一大批工人失去了工作岗位,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所谓“勤能补拙”,我们唯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打好专业技能基础,才有可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对别人和社会有帮助、有贡献的人。

廊坊富士康招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25z.cn/keji/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