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背后必有坑。
突然有人跟你说能发财致富,是不是应该要问问,为什么馅饼偏偏能够砸中你?
就在这两天,各大互联网媒体的首页上都能看到关于ICO的新闻,较为克制的有“ICO泡沫破裂,是马甲的脱落”,还有特别吓人的“10万人一夜套牢:ICO暴利超贩毒,要被定性涉嫌非法集资?”
ICO,即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公开售币)其实是特别专业的一个名词,含义还挺复杂,简单来讲就是基于数字货币首次发行的一种权益。由开发者发起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软件项目,附带发行一种代币,用于今后软件的使用者支付软件服务的使用费。但这种权益有点像众筹了一种服务,而不是对股权的投资。
9月2日,据财新网报道称,原定9月2日召开、由亚洲DACA区块链协会、内蒙古乌海市政府主办的“2017DACA区块链国际高峰论坛”本应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召开,但财新记者从接近主办方人士处获悉,该会在召开的前一天即9月1日被突然叫停。
同时,中国主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之一的比特币中国上周六宣布,自当日起暂停ICO币的充值和交易业务,自上周日晚六点起暂停ICO币的提币业务。此消息宣布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价格出现大跌。
今天,财新网有报道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金融办,发布了《关于对代币发行融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ICO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7月25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了《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监测发现,面向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43家,完成的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此外,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人通过别有用心的营销手法,通过包装新概念来偏财,监管也不会出手如此之快。韭菜太多,镰刀不够用了!
从发明者的初衷和实现手段来看,其实区块链技术本身,通过加密,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也是比特币诞生的技术支撑。这是依靠区块链技术,才使得不可逆转和撤销的分布式记账成为可能,正是这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使得终于不需要一个中央权威部门(如各国央行)来发行货币成为可能。区块链技术被认为可以在金融、版权领域形成颠覆式创新,各国央行和各大金融机构也早已开始相关研究。
其实区块链技术本身已经被监管和行业所接受,例如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就曾表示,央行在密切关注电子货币,但央行关注的电子货币是中心化而非去中心化的,很多机构还一直在探索各种创新与商业化的可能。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应该更多的关注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不要满目追逐新概念,真正认清楚投资的标的,才能做到“买者自负”,不被人当韭菜割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