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司订的比亚迪海豹终于到了,从6月份订车到现在,整整等了3个月,可见比亚迪海豹的火爆,那么这台车是不是真的值得等这么久?开起来到底怎么样呢?
我们买的车是2022款 550km标准续航后驱尊贵版车型,也就是次低配车型,官方百公里加速7.5s,从动力上说,这个加速成绩已经能满足日常家用了。
海豹提供了经济、正常、运动三种驾驶模式。在经济模式下,正常电门起步,踩下加速踏板会发现虚位较大,起步比较柔,动力响应也会来的慢一点,爆发力自然没那么强,这种模式下会给人一种不那么像电车的感觉。
切换到正常模式,电门虚位变小,动力也会来的相对更快一些,输出更加线性,更符合驾驶者的驾驶需求和心理预期,如果在运动模式下,动力响应会更快,深踩电门就能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前段爆发力更足,当然,毕竟这款车型搭载的是单电机,后段的表现相对一般。
在动力输出上,海豹最大的优点是在保证了强动力输出的同时,能做到电门调教的足够线性,举个例子,很多电车在你急踩电门然后立马松开再急踩的时候很容易往前一窜一窜的,而海豹可以将这种情况避免掉,保证全程输出的线性,也保证了乘坐的舒适性。
在底盘调校上,这台比亚迪海豹展现了足够的韧性。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配置。这套悬挂系统在转向过弯时,支撑性很足,能够比较好的抑制车身侧倾,车身的跟随性也比较好,和主打的运动型轿车定位比较符合。
在日常驾驶中,开在路上的第一感觉是底盘比较整,有一定的厚重感,当过一些减速带或者井盖时,整个底盘能给到驾驶员比较清晰的路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车辆动向,这一点和德系车的风格有点相似。
不过据同事了解,海豹的高速表现就没那么出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时速到了120km左右时,车身的稳定性一般,如果再加速的话,甚至会有“飘”,这可能和我们车型的重量有关,1.88吨的后驱车型,如果猛然加速,是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的。另外,同事认为高速上的隔音表现一般,毕竟只有前排是双层隔音玻璃,后排并没有配备。
此外,新车的转向系统有运动、舒适两种模式,舒适模式下转向力度比较轻巧,转向手感相对柔和,更适合女性用户,而运动模式下转向力度相对沉一点,同时转向手感更紧凑,更适合男性用户以及喜欢激烈驾驶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种转向模式,其转向精准度都做的比较好,能给好评。
整体来看,比亚迪海豹的动态表现是可圈可点的,扎实的底盘调教、线性的动力输出以及较为精准的转向手感,都是值得好评的,如果能将电门踏板调教的更紧实一点,就更完美了。
比亚迪海豹的造型不同于比亚迪王朝系列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造型轮廓高度还原了Ocean-X概念车,感官上第一眼看上去有几个特点:
一是造型低趴,海豹的底盘最小离地高度只有13.6cm,比起特斯拉的13.8cm还要低一点,再加上
发动机盖是从高到低的曲面设计,看上起就很低,有点贴地“飞行”的感觉。
二是视觉感比较紧凑运动,海豹的车身尺寸分别是4800/1875/1460mm,4.8m的车身本身就不算特别长,再加上溜背设计、超短的前后悬以及前低后高的车身姿态,就营造出了紧凑运动的既视感,甚至看上去就像大一号的A级车。
在内饰方面,提出好评的是用料和设计上,全车经常接触的大多数地方都采用了软性材料或者皮质面料覆盖,翻毛皮材质的手感和触感都比较出色,足以可见在用料上比亚迪海豹还是很下本的,要知道我们的车型只是次低配版本,在顶配车型上还能选装麂皮座椅和车顶棚,质感会更出色。
此外,设计上个人认为有两处亮点,其一是换挡区域,做了类似哑铃状的设计,中间进行了收窄处理,不仅设计感上去了,还提高了实用性,想要从下方镂空的储物空间取拿东西都比较方便,不会挡手。
另外,海豹虽然主打运动,但并没有牺牲掉后排空间,超大尺寸的全景天幕不会让后排乘客感觉压抑,并且配备了手动遮阳帘避免了车顶热的问题。空间上,175mm的身高坐进去腿部空间三拳有余,比较宽阔,并且后排的纯平地台,应急时坐人也不至于挤得慌,总的来说,舒适性也能得到保证。
当然,比亚迪海豹也有几个缺点或者说是小槽点。需要说明的是,以下问题仅针对我们购买的车型。
那么比亚迪海豹究竟值不值得等呢?客观来说,如果预算在20万以上,想选一台运动型纯电轿车,那么海豹当然值得一看,外观运动、驾驶质感也不错,再加上刀片电池等加持,都是值得推荐的,不过如果在意的是更高的性价比,个人认为还需要再对比其他同类型产品,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