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体育> 正文内容

【生态融媒】“北京雨燕”缘何成为500余种鸟类中的“明星”?

1年前(2022-11-08)体育158
龙华富士康正式工招聘

和各种大型鸟类相比,北京雨燕并不算“大个儿”。它缘何能成为北京500余种鸟类中的“明星”?它在北京的生存状态和分布情况如何?

文/黄建华 编辑/李清波

此时,穿越红海、飞越天山,经过1.6万公里昼夜不停的艰难跋涉,如一道黑色闪电般的“北京雨燕”已经到达了它最眷恋的北京,千百年来,从未间断,每年它的到来都给北京人带来一个讯息:春天来啦!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在经历过数量急剧下降后,随着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措施的实施,“北京雨燕”这个神奇精灵近几年在北京城区的种群数量已经稳定在3000只至4000只左右,“它们不会再像几十年前一样大量减少了,现在开始数量缓慢增加”,被称为研究“北京雨燕第一人”的首都师范大学高武副教授这样告诉生态融媒记者。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右二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右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左一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张志明。

3月31日上午,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丹枫公园地块举行的2018年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中,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在植树间隙,再次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邓乃平局长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张志明处长问起“北京雨燕”的保护情况。

张志明处长告诉生态融媒记者,当陈吉宁市长听说保护“北京雨燕”的各项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城区数量已稳定在3000只至4000只后表示,还要加大以“北京雨燕”为代表的野生动物保护,让野生动物在北京吃好、喝好、住好,给它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其实,早在2017年8月20日,陈吉宁市长曾专门对“北京雨燕”保护做过批示。

天安门、正阳门、前门、颐和园、天坛、雍和宫、永定门、历代帝王庙……就在此时,在北京这些高大雄浑,透漏着庄严威仪的皇家建筑前,“北京雨燕”一如它千百年来,准时飞临,并开始在北京的一段快乐时光,直到8月,它们会在这里营巢、产卵、孵化、育子,然后,全家再穿越无数高山、飞过无尽荒漠戈壁,历经1.6万公里后前往非洲,在明年的此时,全家再回到北京。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北京雨燕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这点,一年一个来回飞3.2万公里,一生的飞行距离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但它从不会迷路,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家!”首都师范大学高武副教授已经研究北京雨燕近20年,一谈起他的“老朋友”,对北京雨燕的爱就从眼中溢了出来,谁都不知道这个迁飞过程要经历过多少艰难,但体重只有40克左右的北京雨燕却能做到,而且每年一次,这让人类不得不叹服!

2018北京雨燕调查启动,2017年城区观测记录到6180只(次)

3月底,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发出了一个“英雄帖”,招募80名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后,从现在起到8月中旬,志愿者们对北京雨燕进行新一轮的调查,其目的是掌握北京雨燕在北京市区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纪建伟告诉生态融媒记者,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已经开展了近20年,它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对北京雨燕实施保护措施做好基础工作。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2017年7月到8月,志愿者采取样点法,利用望远镜观测和数码相机拍照的方式,共观测记录到北京雨燕6180只(次),其中第一次调查北京雨燕1854只,第二次4143只,第三次183只。27个调查地点中,以北京西客站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比例占51%,以故宫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比例为49%。因第三次调查北京雨燕已几乎飞离北京,因此只统计了前两次的调查结果,在现代建筑中观测到北京雨燕数量约为1224只,在传统建筑中观测到北京雨燕数量约为4773只,传统建筑中的北京雨燕数量占据明显优势。

纪建伟介绍,调查结果分析,在27个调查地点中,故宫西华门、颐和园廓如亭、天宁寺桥的北京雨燕分布数量最多,由此可见天宁寺桥这样的现代建筑也能像传统建筑一样,具备北京雨燕选择繁殖地的自然条件。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2017年的北京雨燕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城区雨燕的数量比上年的3000只略多,但这并不能代表雨燕保护就能松口气儿了,它的保护仍任重道远!”我国的北京雨燕研究权威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生态融媒记者。

貌不出众的“北京雨燕”是为数不多以“北京”命名的物种

对北京雨燕的保护呼声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且越来越高,而北京雨燕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次数也越来越多。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组委会所采用的吉祥物“燕燕”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而让北京雨燕享誉世界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就是“京燕”造型,北京雨燕以它的优美造型和坚韧品格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也吸引了更多关注。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北京雨燕,又叫楼燕、麻燕、褐雨燕,是雨燕科一种常见鸟类。高武副教授介绍,1870年,英国著名鸟类学家罗伯特·斯温侯(Robert Swinhoe)在北京采集到了它的标本,并将它命名为“北京雨燕”,它是为数不多以“北京”命名的物种,也是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研究表明,北京雨燕不仅出现在北京,在华北、东北、西北以及四川的西北部都有其繁殖记录,其是中国常见的夏候鸟。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和各种大型鸟类相比,北京雨燕并不算“大个儿”。张正旺教授的研究报告对雨燕进行了“画像”:北京雨燕翅膀呈细长而尖的镰刀形,尾羽形成较浅的分叉,体重一般在31克至41克,体长169毫米到184毫米。成鸟的雌雄个体体色相似,体羽多为黑褐色,喉部呈灰白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雨燕的腿、脚短而弱,四趾都向前,爪短而钩曲。喙呈短的三角形,口裂非常宽大,便于在空中兜捕昆虫。

飞得快、飞得远、恋家、守护林木,四大优秀品质成就北京雨燕荣升鸟中“明星”

天生没有高亢动人的“歌喉”,更没有靓丽“颜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北京雨燕缘何能成为北京500余种鸟类中的“明星”?

高武副教授介绍,北京雨燕的四个特点让它技压群鸟。首先,个头不大的北京雨燕是世界上长距离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雨燕每小时飞行速度可达110公里至200公里,监测数据显示,有的雨燕8天就从非洲回到北京完成1.6万公里的路程。它们不仅飞得快,而且飞得高,据说曾有飞行员在数千米的高空中见到其飞翔。最不可思议的是,它能够在飞行中完成捕食、收集巢材、求偶、交配等活动,甚至可以边飞行边休息。除了孵卵,雨燕很少着陆。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雨燕迁徙图

其次,北京雨燕的飞行距离长到让研究者们惊诧。此前,人们不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秘密在2015年被揭开。张正旺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5月,在北京颐和园的廓如亭(又称八方亭),中国观鸟会组织志愿者为31只北京雨燕佩戴了一种新型的定位装置——光敏定位仪,对雨燕的迁徙进行定位和追踪研究。这种光敏定位仪仅重0.65克,可以准确记录雨燕飞行路线和活动区域。时隔一年,志愿者在原地回收到了13只佩戴追踪器的雨燕。对定位仪数据研究的结果显示,这13只雨燕于2014年7月22日前后经中国内蒙古方向往西北迁飞,从天山北部到达中亚地区,然后向南穿过阿拉伯半岛,于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主要集中在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3国,其核心区域为3国交界处的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及周边地区。定位仪还显示,2015年2月至4月,这些鸟儿又沿相似路线返回北京颐和园进行繁殖。经测算,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2万公里以上,这让世人对这个“精灵”刮目相看,千百年来,它们不知道要经历多少风霜雪雨、艰难险阻和生死才能周而复始地遵从心灵的呼唤,往返在充满着艰险的迁飞路上,回到心心念念的北京。

北京雨燕并非只是飞得快、飞得远,它著名的食虫鸟“头衔”足让其傲视群鸟。研究表明,雨燕的食物以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等各种飞行昆虫为主,包括大量的蚊、蝇、虻等。在欧洲曾记录到其有500多种食物。资料显示,北京雨燕幼鸟,每天可由亲鸟喂食248只昆虫。俄罗斯著名鸟类学家布拉戈斯克洛诺夫(К.Н.Благосклонов)曾对雨燕进行过详细的观察,发现雨燕每天喂雏20次,且每次带回很多虫子。“在一只雨燕的口中,装有372只小型昆虫。其中有12只大蚊子,许多小型蝇子、蚊子和蚜虫。这种雨燕即使一天只饲喂雏鸟20次,它一天也应当可以捕获7000多只昆虫,而在整个育雏期内就不少于25万只。”说雨燕是北京林木的“守护神”一点儿也不为过。

最后,北京雨燕还是活的皇家符号。张正旺教授和高武副教授的近20年观察研究都表明,雨燕对北京,特别是皇城有着深深的眷恋,此前的追踪显示,带了光敏定位仪的雨燕返回北京的数量达到了30%以上,除去中途死亡的,这个数值在鸟类里是最高的。回到北京后,雨燕仍旧会毫无差错的飞到此前它多年使用的巢中继续“生儿育女”,这种深厚的“恋家”情节与人最相似。另外,雨燕主要营巢于建筑物的洞穴、缝隙之中,尤其喜欢在高大的古建筑上筑巢,这也就是它们大量集中在颐和园、雍和宫、前门、天坛、历代帝王庙等皇家建筑的原因,而在北京,也只有雨燕这一种鸟与皇家建筑相伴,所以,它也一直被人们视为吉祥鸟。

集四大优秀品格于一身的北京雨燕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京曾经的大量拆除古建使雨燕急速减少

“恋家”情节和在高大皇家古建上营巢既成就了“北京雨燕”的美名,也是将它们在城区推向几近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武副教授告诉记者,1964年6月中旬,郑光美院士骑自行沿故宫外护城河一周,记录到360只北京雨燕,1974年同样方法记录到510只。在每处古建前都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雨燕在空中急速掠过,在雨燕繁殖期,他会骑车去故宫角楼,“一处的雨燕都在四、五百只,看着它们的家族这么兴旺,我从心底里高兴!”谈起那时雨燕种群的辉煌,高武副教授眼里有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有力地伸出一个巴掌比划着雨燕的可观数量。

习惯了在高大建筑上造窝繁衍的雨燕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无家可归”。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们曾经的家——北京的城楼、庙宇、古塔等建筑有许多被拆除,巢没有了或安巢的地方消失了,雨燕无法选择像别的鸟类在树上、电线杆上安家,它们不知“流浪”何处?此外,为了保护古建,防止麻雀等鸟类的粪便腐蚀漆面和木材,也是为了防止鸟类搭巢带来火灾隐患,许多古建都在斗拱的空隙前安装了防雀网,这和拆除古建一样也进一步压缩了北京雨燕的生存空间。无法改变居住环境的雨燕在北京城区数量开始逐步下降。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城区大面积单一草坪的出现和大量的打药灭虫对雨燕来说也都是致命的!”高武副教授告诉生态融媒记者,雨燕要生活,就要有吃有喝,喝水不是大问题,可它们需要有乔、灌、草相结合的原生态和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单一的大草坪很难给包括雨燕在内的各种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而化学农药的使用更是将包括雨燕所需食物在内的各种生物不加选择的“一扫光”,这更给本就度日艰难的雨燕雪上加霜,其数量减少也在情理之中。2000年,高武副教授再按照郑光美院士的方法只记录到85只雨燕。

北京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雨燕数量止跌回升

保护北京雨燕成为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共识,而采取措施让雨燕恢复种群数量的努力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过。

2018年2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召开的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园林绿化工作布置会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着重对北京雨燕的保护进行了强调和布置。正开展的“2018年北京城区雨燕种群调查”就是落实邓乃平局长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北京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其中就包括多种植花果树、栽植乔、灌、草结合的植物群落,营造复合立体地境,为以鸟类占绝大多数的动物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黄三祥副处长在接受生态融媒记者采访时介绍,营造完整生态链是北京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此外,北京城区基本都使用了生物制剂和天敌防治,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北京雨燕的生存环境是在不断改善中。黄三祥副处长介绍,早从1989年以来,北京雨燕就被第一批列入了《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另外,北京也尝试通过建设雨燕塔和人工招引,让更多的雨燕能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的家。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救助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几近消失只需一二十年,要恢复它可能需要漫长的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北京城区的雨燕种群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各种保护措施的到位已经处于稳定期,它不会再大量下降了!”。高武副教授告诉生态融媒记者,对于北京雨燕来说,有三个好消息:首先是雨燕视为和生命一样重要的建巢地问题基本无忧了,北京古建筑大量拆除是不可能再发生了,而更多仿古建筑的出现也为雨燕创造了好的营巢地;其次,2017年的“北京雨燕科学调查”结果分析显示,27个调查地点中,以北京西客站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比例占51%,而在现代建筑中观测到雨燕数量约为1224只,天宁寺桥的北京雨燕分布数量最多,由此分析,天宁寺桥这样的现代建筑也能像传统建筑一样,具备北京雨燕选择繁殖地的自然条件。说明雨燕也在适应变化,这是好事;最后,随着北京生态建设的大力推进,城区绿化覆盖率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雨燕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由此预测,北京雨燕在城区的种群数量应该已经遏制了急速下降态势,开始“止跌回升”。

“我们对2018年北京雨燕科学调查的结果还是很期待和有信心的!”高武副教授这样告诉生态融媒记者。

市民遇到北京雨燕请别收养

北京雨燕虽然具有超强的飞行能力,但是它们也有弱点,由于它们的腿和脚都比较短而弱,所以又被称为“无脚鸟”,其在地面上活动的能力较差,只能很吃力地爬行,不能奔走和跳跃。雨燕的脚趾都向前,不能抓握树枝,所以它们不会在树上停栖,也不会进入树林中活动。雨燕短而钩曲的爪,能够牢固地抓住岩石峭壁或者建筑物的垂直面,需要飞行时,双脚松开,身体自然跌落即可展翅飞行。因为翼长与腿长的比例,如果它们不慎跌落地面,就很难通过自身的跳跃腾空起飞,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天敌的伤害。

采访中,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奥丹珠拉告诉生态融媒记者,5月初,北京雨燕就开始筑巢准备产卵,而后孵化幼鸟。每年5-7月,经常有雨燕掉落地面受伤受困。如果市民遇到需要帮助的雨燕应该怎么办呢?这要分成以下几种情况来处理。如果市民捡拾到的是健康的成年雨燕,只需将它带到一个相对空旷,有一定高度的地方,松开手或打开容器,让它适应一段时间之后自行离开;如果是发育尚不完全的雨燕幼鸟(可通过羽毛和嘴角观察),最好放回原巢,若原巢址巢穴密集无法分辨或位置过高无法操作,则需将雨燕交予专业救护人员,普通市民不宜自行喂养雨燕;另外,如果雨燕受伤,无论成幼,都可联系救护中心提供帮助。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救护电话是:89496118。

在这里还要给大家一个惊喜,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标识就是一只翱翔的蓝色雨燕,她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如果您为保护、救护野生动物做出了贡献,有机会获得带有蓝色雨燕标识的精美小礼物。

(本文原载于《绿化与生活》2018年4月刊)

陈吉宁市长一直关心的“北京雨燕”:城区至少有3000只,还在增加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龙华富士康内部推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25z.cn/tiyu/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