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劳务> 正文内容

招聘念佛人(湖南王汤芗铭的迷茫)-观澜富士康

2年前(2022-01-26)劳务57
今天给各位分享招聘念佛人(湖南王汤芗铭的迷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招聘念佛人(湖南王汤芗铭的迷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请积极在评论区留言,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何去何从 艰难求索

这是三位主政湖南的超级政客

昔日功臣 屡入歧途

被驱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宿命

三湘的觉醒究竟又历经怎样的坎坷

对于错 罪与罚

沉重的黎明

@风华绝代憨小二为您带来湖南王被驱记系列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轰然倒下。

风云激荡中,黎明似乎就要来临。

跨过这个历史关口的湖南,却经历了一段颇为复杂的觉醒历程:13年间,先后有三位在此执掌军政大权的“湖南王”,被湘人赶走。

湖南为什么会经历这些;

被赶走的三个“湖南王”,其历史宿命中,又有着怎么的悲剧;

黎明前的这段故事,又与后来影响中国命运的那一大批湖南人的身影间,有着怎样的因果联系?

汤芗铭

这其中第一位登场的“湖南王”,是历史上在“倒袁护国”运动中,时称“送终汤”汤芗铭

从1913年,他逼谭延闿去职、执掌湖南军政大权,到1916年,他连库银都来不及取、只身一人逃去京师,这个后来备受争议的人物,曾经推动当年中国的历史,也刺痛并惊醒了一批湖南人。

这种刺痛来自于他的另一个外号:“汤屠夫”

他就是汤芗铭

时人送他“送终汤”“汤屠夫”这两个外号,似乎都在刻写他的冷酷,不过这位湖北浠水农家子弟的真实本性,却是儒雅、梗直而务实的。

他在湖南走到了人生顶峰,割据一方势如诸侯王。但最终,他除了骂名,连一纹库银都没能带走。

他留过洋、开过眼界,却在一场大梦后选择了隐居去吃斋念佛。

此时谁又曾想起,他曾是清末的举人,却放弃过文官仕途的富贵,立下过要以武力振兴中华的誓言。

这位清王朝时的海军军官,因为在武昌起义中打响了舰炮而成为后来的北伐军海军总司令;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时,他是开国大将,后来的“护国运动”埋葬袁世凯时,他是大功臣,时称“送终汤”;却转眼间被逐出了他人生的顶点——湖南。

人生命运之离奇,莫过于此。

北伐军海军总司令汤芗铭

1916年7月1日,长沙城内一片混乱。

几十公里之外的宁乡道林,一场生死大战正在上演。

进攻的一方是程潜率领的湖南护国军,防守方是湖南都督汤芗铭的军队。

此役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湖南都督汤芗铭的去留

城外战火喧天,但长沙城内的湖南都督府却安静得异常。平日惟命是从的部下和军官,早已不知所踪,惟剩汤芗铭一人在房中静坐。

这三个月以来发生的种种迹象显示,这场战役,自己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的可能。

汤芗铭此刻只想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为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自己从一位建国功臣,落入了如今人人喊打的境地。

对于汤芗铭来说,这一刻如此漫长,如同5年前自己在武汉长江上的那一刻。

《恰同学少年》中王劲松饰演的汤芗铭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两日后长江舰队统制萨镇冰,奉命率舰队赶赴武昌镇压起义的革命军。

26岁的汤芗铭此时位列参谋长一职,善于治军,深得萨镇冰的赏识。

交战头几日,长江舰队密集的炮火,让起义的革命军匆匆撤退,清军一时间士气大振。

这个时候,汤芗铭收到了大哥汤化龙的一份密函,这才知道自己的大哥已经成了湖北革命军政府民政长(省长)。

汤芗铭要去国外留学,家里人都反对不让他去,是他大哥汤化龙支持他送他去的,所以他对他大哥感情还是很深的。

汤化龙当时出任的是湖北革命军政府民政长,派人给汤芗铭送了一封密函,叫他起义。汤芗铭对他大哥是相当的敬重,马上就响应了。

汤芗铭江上临阵密谋起义,其时人心向背,舰队统制萨镇冰发觉不妙,悄然逃去上海。

汤芗铭接管了舰队指挥权,下令起义,随后在汉口江面,与企图渡江的清军大打出手,成了革命的大功臣。

他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支援了武昌起义革命军,巩固了政权,这是他的功。所以后来毛泽东评价汤芗铭时,说他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这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如果没有汤芗铭的海军,武昌起义就有可能流产。

水师提督萨镇冰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汤芗铭援汉之功,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首届政府国务委员海军部次长北伐军海军总司令

握有整支海军舰队兵权的汤芗铭,虽然谋得了一个统帅的位置,但他知道,革命党人对自己并不完全信任,其成见来自于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1905年,在法国留学的汤芗铭,就在巴黎结识了孙中山,并经过孙中山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

但是当他得知孙中山曾是日本三点会帮会首领,马上就反悔了。

汤芗铭认为三点会是黑社会组织,因而反悔道:

“革命我们自己革,岂有拥戴三点会、 哥老会首领之理。”

于是汤芗铭到孙中山居住的旅馆取走入会盟书,向清廷驻巴黎公使孙宝崎自首。

此后革命党人一直痛恨汤芗铭。

汤芗铭没办法就离开了法国,又到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海军,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汤芗铭的梗直务实,让他带上了异类的标签。

孙中山着大元帅服戎装照

虽然民国很快建立了,汤芗铭却更为迷茫。

南北议和了,清末代皇帝溥仪、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相继宣布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并将首都改定北京。

转眼间汤芗铭被新政府夺了兵权,封作教育部次长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刺身亡,国民党人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危急关头,袁世凯紧急委任治军有方的汤芗铭为湖南查办使,前往湖南镇压革命。

而宣布独立反袁的湖南都督谭延闿,听说带军前来的是汤芗铭,于是不待交战,便通电下野逃往上海。

汤芗铭就这样成了湖南都督兼民政长,执掌湖南军政大权。

此时的湖南由于地处南北对峙的中间地带,连番的战火已经将这里摧残的民不聊生。

二次革命,反袁,南北战争,湖南首当其冲,饿殍遍野,省城长沙更是波浪迭兴,百姓四处逃难。

宋教仁遇刺身亡

这一年的汤芗铭年仅28岁。在以论资排辈讲究实力的军政界当中,汤芗铭如此年轻便能身居要职,这让不少政坛大佬有些不屑。汤芗铭自己也知道这一点,要在复杂的政坛中生存下去,必须要做出一些成绩来证明自己。

于是这位出生于湖北的新都督,当面对一片乱象丛生的湖南时,他坚定地认为,这将是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一块福地。

他的名字汤芗铭是父母取的,字筹新,却是成人后自己取的。他给自己取的“筹新”二字,显然包含了他改造世界的抱负

军旅出身的汤芗铭虽然以治军闻名,但治理一省还是头一遭,毫无经验可言。因此进入湖南都督府之后,汤芗铭首先严令军纪,并按照管理军队的章法来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针对已经失衡的社会秩序,他任命张树勋为警察长,并责令其用严刑峻法来惩治乱象。青楼、烟馆、赌场,一律关闭查封。

汤芗铭幼年时经历过多次兵灾,尸横遍野的惨像对汤芗铭的影响很大。同时,他又是清末的举人,受法家思想影响很重,清朝用的就是法家的酷刑,重法、重势、重术。这些不只是在他一个人身上,在那个时代人身上,都体现出这样一个共性,就是重法、重势、重术。

汤芗铭关于肃清社会秩序的种种举措,给正在长沙求学的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多年后,毛泽东在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也写道,

“汤在此三年……秩序整肃几复承平之旧。其治军也,严而有纪……长沙一埠道不拾遗,鸡犬无惊,布政之饰冠于各省,询之武汉来者皆言不及湖南百一也。”

毛泽东当时这样评价他,也因为军阀混乱,民不聊生,汤芗铭督政湖南三年,湖南总算还是有了三年的太平,避免了大的战争灾难。从大局上来讲,这个评价也是客观正确的。

民国时期的长沙城

凭借高压的手段,战祸促生的各种乱象已经基本根除。阅历尚浅的汤芗铭原以为如此政绩应该会得到袁世凯的褒赞。谁料,褒赞没有等来,却等来了袁世凯的三道命令。

袁世凯首先派沈金鉴空降长沙,出任湖南巡按使一职,限制汤芗铭的各项权利;

接着,袁世凯又任命爱将曹锟为长江上游警备司令,并则其率第三师进驻岳州监视汤芗铭的举动;

然后,袁世凯又委任王瑚为湖南民政长,再次对汤芗铭进行削权。

袁世凯的三个举措,让汤芗铭感觉到压力空前,他这才明白袁世凯对自己的信任几乎为零

首先,湖南地处南北要冲,袁世凯要确保湖南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加派亲信和人手,这也无可厚非。

再一个,汤芗铭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时候,率领海军起义,打击过袁世凯的北洋军。

所以,袁世凯对汤芗铭不怎么放心,不怎么信任了,这也是有道理的。

讨袁“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国内的局势,已经是风云突变,孙中山、黄兴等人流亡日本,国民党势力龟缩至广东等南方一线,而湖南正处于南北的中间地带,是两方势力必争之地。局势逼迫汤芗铭,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面对刚受到打击的南方国民党,袁世凯此时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影响力,都遥遥领先。

因此,汤芗铭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强大的袁世凯。

而这一抉择,直接决定了汤芗铭之后的命运。

袁世凯

汤芗铭深知袁世凯此时最为关心的就是肃清革命党,因此委任了以手段残暴而闻名的华世羲,出任军法课长。华世羲上任后,迅速在全省各地布下特务网络,并大量招聘调查员进行革命党的搜捕工作,仅长沙一地,调查员就有9000多人。

其符号为“天地玄黄”等字,每字千号以上,其设制分一、二、三等,另广布眼线;他还雇佣女侦探40名,用以搜捕女革命党人。

除此之外,还专门制定了一个赏罚条例,凡破获大机关者赏一万元,小机关减半;视“成绩”大小,可由眼线递升至一等调查;而连续三月未获一案者,即行彻查。

绝大多数调查员都是当地的一些地痞恶棍,再加上华世羲实行“诱以厚礼,限以时日”的奖赏政策,因此为求邀功领赏,各类伪造罪证、栽赃陷害的事件屡屡发生。对于这些错抓的人员,华世羲全部施以酷刑逼供,疯狂地进行屠戮和杀害。

据事后调查统计,在汤芗铭督湘不到3年的时间里,被杀害者竟达1万6千余人,而真正革命党人,“百不一二”。

军法课长华世羲,被湖南人称为“活阎王”,是当时有名的酷吏。党人、议员、青年学生、爱国人士,都是他们捕杀的对象,其中很多都是屈打成招、毫无政治关系的普通百姓。

省城长期处于戒严状态下,行人受到军警的粗暴搜查,甚至坐人力车也要下车来移去坐垫,以检查其中是否藏有危险品。

民国初期的湖南长沙

长沙城内的识字岭,北起浏城桥,南止人民路,在民国时期,这里曾是著名的刑场

在汤芗铭督政湖南期间,这里几乎每日都会有枪声响起。

长沙经常有押解"犯人"的大批武装士兵,沿途吹着昂扬激越的冲锋号,吹一声号高喊一声"杀",把头插标签、两手绑缚、赤身露体的"犯人",推到这里(浏阳门外识字岭)执行枪决,有时一次枪决十几个。

长沙城里有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彭焜年,只是因为谈论国事,也被抓去枪毙了。

长沙城内,一时间无人再敢集会议论。“汤屠夫”的称号不胫而走,民众称汤芗铭为“袁世凯手下的头号刽子手”,不满情绪开始频现。

此时的湖南民众,原以为社会秩序井然之后,经济、工业、教育等领域能够恢复到前任湖南都督谭延凯执政时的水平。

但谁料,汤芗铭非但没有进行治理,而且将之前缔造的社会经济基础破坏殆尽。

谭延闿主政湖南期间,确实是为湖南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的:鼓励创办实业,革除封建陋习,重视教育发展,等等。

比方说谭延闿第一次主政湖南期间,湖南政府就选派了581名留学生,全部给予官费待遇。

谭延闿

为了给侦获革命党人的调查员发奖金,汤芗铭挪用各类教育经费,并叫停了选派留学生的工作。这让整个湖南教育界为之哗然。

同时,为了抵御驻扎在岳州的曹锟军队,汤芗铭一方面暗中扩军,另一方面,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贤吏能员到科员小吏,全部撤换成自己人。

如此一来,不止学生,湖南各方势力都对汤芗铭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汤芗铭对私立学校或者停发或者减少教育津贴,不少学校因此倒闭。

本来谭延闿主政时候,辛亥革命烈士后裔、革命元勋子女和革命有功人员,都可以享受官费留学待遇,汤芗铭也下令全部取消了。

而且他还制造新文字狱,邵阳中学一个语文老师,因为学生作文涉及到袁世凯没有删减,也被拖去枪毙了。

国民党人趁机在湖南发动了反袁驱汤起义

1914年7月13日、14日,郴县和桂阳相继起义,先后占领7县。汤芗铭大为震惊,请求袁世凯调动湖南、江西、两广四省大军层层围剿。

一个月之后,起义被镇压。

革命党人张清源、雷瀛等数十人被杀害,除此之外,一千多名相关人员一并被杀。

郴县领导起义的是民义社社员李国柱,嘉禾人。起义被镇压之后,李国柱只身逃脱,但是他的亲属和族人被牵连进去的,处死的达37人。

汤芗铭正是湖北著名的立宪派人士汤化龙的亲弟弟

汤芗铭对革命党的肃清举措,开始赢得了袁世凯的好感。为了进一步博取袁世凯的信任,汤芗铭又投袁世凯所好,举办了一场拥戴袁世凯称帝的投票大会

在这场大会上,汤芗铭带领75位所谓的“国民代表”郑重宣布,

“共同拥戴中华民国大总统袁公为中华帝国大皇帝”。

汤芗铭在大会现场特意布置了大量荷枪实弹的军警,在随后的关于国体的投票中,75位国民代表一致投了赞成票,并跟着汤芗铭高呼了三声“中华帝国万岁”

这些所谓的国民代表,其实都是一些守旧的官僚、政客、绅士,国体投票大会的时候,汤芗铭又派了大批军警到场,个个都端着枪挎着刀,谁敢不听话?

所以,所谓的湖南国体投票,其实就只是汤芗铭自己玩的一场把戏。

为了进一步为袁世凯称帝做好舆论宣传,汤芗铭令湖南筹安分会创办了《大中报》,并每日以二号大字鼓吹袁世凯,“天威神武,挽华夏于陆沉;创制显庸,极功文于巍焕”,竭诚请求袁大总统,“俯顺舆情,早登大位”,“一人有庆,万寿无疆”

这下子,袁世凯心里也真的为自己的“皇帝梦”陶醉了。

各省督军劝进之文,汤芗铭的数量最多。

筹安会湖南分会,又是继北京筹安会之后,全国各省最早成立的分会,成了袁、汤在湖南推行帝制复辟的主要鼓吹者和带头羊。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在“举国一致”的劝进声中,登上了“洪宪”皇帝的宝座,随即开始大封拥戴有功的群臣。

袁世凯称帝

汤芗铭被“册封”为“一等侯”、“靖武将军”,湖南都督公署也因而改名为将军府。而袁世凯的嫡系曹锟只封为一等伯爵,东北王张作霖才封为二等子爵。

此时的汤芗铭,已经深得袁世凯的喜爱和信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湖南王”

取得这样的地位,汤芗铭自感欣慰,一路拼杀下来,终于靠定了袁世凯这座大山。

但汤芗铭并没有意识到时局已经出现变化:原先一直处于劣势的南方革命势力正在蓄势待发,而一直被屠刀架在脖子上的湖南民众,其意识也在大范围觉醒之中。

而这一切,注定了要让做出了错误选择的汤芗铭,最终付出代价。

原本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功臣的汤芗铭,夹杂在南北两方角力争斗的过程中,终于做出了抉择,投靠了兵强马壮的袁世凯。

可袁世凯一心只做着他的皇帝梦,逆时代潮流而行,民心尽失,身边将领也纷纷离他而去。

而此时蓄势已久的国民党人,在孙中山反袁护国的号召下,掀起了新一轮的革命浪潮。面对面的对抗不可避免。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年轻的汤芗铭的反省,相反,他手中的屠刀变得更为疯狂。这不合时宜的举动也必然让他迅速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龚铁铮

龚铁铮,湘乡人,早期同盟会成员。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龚铁铮出任孙中山的总统府秘书。

“二次革命”失败后,龚铁铮被汤芗铭通缉,出走日本,与杨王鹏王道等组织民义社,又参加了中华革命党。不久,他被派回湖南,开展反袁驱汤斗争。

1916年2月,龚铁铮与杨王鹏等革命党人,决定要做改变湖南命运的大事。

1916年2月20日午夜,春节的鞭炮声还没有完全散尽。

长沙的一个小旅馆里,一桌人围坐在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领头的人叫龚铁铮,此时他正跟其他人,商讨秘密刺杀汤芗铭

在这几个人中,有一个叫杨王鹏的革命党人,他和龚铁铮是老乡,并且一同在日本参加了中华革命党。一个月前,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孙中山命令杨王鹏和龚铁铮回国,组织护国军讨袁。

为了实施这次刺杀行动,两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

杨王鹏他们先是到了上海,与王道、程潜、章士钊等人见了面,程潜和章士钊就资助了他们几千元,王道又帮他们借了5000元,于是他们就回到长沙,杨王鹏负责策动长沙的混成旅军人起义,约定在2月28日进攻将军府。

杨王鹏之前曾在将军府工作过,因此对府内的环境十分清楚。两人和其它革命党人商量之后决定突袭都督府,并用早已秘密制作好的炸弹刺杀汤芗铭。

杨王鹏

按照约定,今晚是进行场地熟悉和计划演练,但谁料就在大家畅谈正烈时,一个叫做李唐的革命党人却突然消失了,更糟糕的是,准备好的炸弹也一并不见了踪影。

此时的李唐正怀揣着炸弹,徘徊在将军府左首五堆子汤宅附近,想等天亮汤芗铭外出时袭击他。

李唐他们回来长沙也是1月10号左右,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李唐急于求成,就带着侥幸心理,待在这条路上等汤芗铭出来。

李唐的举动引起了将军府的巡逻卫队警觉,于是上前盘问。见有士兵上来,李唐一时惊慌失措,以为刺杀行动已经暴露,只好投掷炸弹。那几个卫兵侦探倒是炸死了,他自己也被炸死了,一起同归于尽了。

爆炸的声响,传到了吉祥旅社,龚铁铮等人知道,事机已经彻底泄漏了。

于是龚铁铮和杨王鹏马上召集所有人分头行动,起义计划提前至第二天下午。

1916年2月21日下午4时,按照计划,除龚铁铮等人,应该还有一个混合旅进行配合。

但谁料对方与约定日期不符,按兵未动。只剩龚铁铮、杨王鹏的一支队伍孤军奋战。

经过半小时的血战后,杨王鹏、龚铁铮等革命党人,终因寡不敌众,重伤被俘,42名志士战死于将军府。

刺杀行动彻底失败。

当时革命党起义队伍分两路,一路由杨王鹏、龚铁铮率领,手持炸弹攻打将军府,另一路由殷之辂率领攻打警察署夺取枪支,这支队伍总共也就不到两百人,一百多号人,之前联络的混成旅又没来及时援助,而且事起仓促,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杨王鹏、龚铁铮他们就顺着墙角冲了进去,刚好汤芗铭的一个军官在都督府里操练士兵,顺势就地架起枪就打了起来。杨王鹏、龚铁铮他们手里又没有枪,只有几个炸弹,投完了就没办法了,死得死伤的伤,活着的都被抓起来了。

自从护国战争爆发,汤芗铭就时刻担心着湖南的局势。此次围攻将军府事件,无疑让汤芗铭感到震惊。于是,汤芗铭决定亲自惩治这些革命党人

洪宪伯爵湖南将军汤芗铭带随从骑马

汤芗铭让人先是搞了一个锅,烧红了把人放进去。杨王鹏、龚铁铮就骂汤芗铭汤屠户,助纣为虐,大骂袁世凯卖国。

汤芗铭恼羞成怒,就残忍的割掉了他的舌头,后来又剖心肢解。

杨王鹏、龚铁铮死得很惨烈。

龚铁铮原来是孙中山的秘书,所以云南的护国军蔡锷他们,一听说他们被这么残忍的杀害了,捶胸顿足要来给他们报仇。本来孙中山还积极组织去营救他们的,没想到汤芗铭那么快就把他们杀掉了。

这次事件,其实汤芗铭自己也吓破了胆,他马上勒令军署周围旅馆一律停业,全城戏院一律停演,酒楼营业时间限于下午6时为止。

处置了袭击将军府的革命党人后,汤芗铭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报复,旋即一大批革命党人被搜查出来,然后惨遭枪杀。

汤芗铭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革命党人。原本试图争取汤芗铭的革命党人,此时也纷纷与其划清界限。

湘乡梅桥镇峰城村杨王鹏墓。

1916年2月,护国黔军开入湖南,2个月后,程潜在湖南靖县就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并电告全国,罗列汤芗铭“十大罪状”,号召湖湘父老“反袁驱汤”

随着护国大军的一路北上,汤芗铭辖内的各级官吏也是一路散去。面对摇摇欲坠的湖南政权,汤芗铭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了。

1916年5月29日,湖南将军府。

看着眼前雪片般飞来的战报,汤芗铭烦躁不安,他知道以如今的实力跟护国军抗衡,失败在所难免。

但这一天,最坏的消息还是来了,跟汤芗铭交好的几位袁世凯的重臣,陕西将军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宦,突然电告全国,宣布“独立”。

他们的行为,将汤芗铭逼入了孤立的局面。一时间,汤芗铭不知该如何是好。

湘督汤芗铭、陕督陈树藩、川督陈宦,原来都是袁世凯的亲信和帮凶,都是袁世凯最为信任的心腹爱将,之前都是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高唱赞歌的。这个时候,陈树藩、陈宦都站出来通电反袁。

在这样的形势下,汤芗铭自然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如果再不宣布独立,就会地位不保了。

也在同一天,汤芗铭的大哥汤化龙,从上海赶至长沙。经过大哥的劝说,汤芗铭决定跟随大流,宣布湖南独立。

汤芗铭其实一直都是跟着他哥哥的政治方向走的。武昌起义的时候,他哥哥在湖北军政府做了民政部长,写信给他让给他起义,所以他就响应率领海军起义了;后来汤化龙跟随了袁世凯,汤芗铭于是也做了袁世凯的爪牙;汤化龙再后来离开袁世凯参加组织护国战争,亲自跑到长沙来做汤芗铭的工作,汤芗铭就宣布湖南独立了。

汤化龙

湖南为西南五省门户,湖南一失中原以无屏障,袁世凯得知汤芗铭宣布独立的电文,连呼“完了!完了!”。

6月6日,就在汤芗铭宣布独立的八天之后,袁世凯吞金而死

当时有人凑成一副绝妙的对联讽刺袁世凯,说:“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就是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的杨度他们六个人,二陈汤说的就是这陈树藩陈宦汤芗铭。因而时称汤芗铭为“送终汤”

随后,北洋军阀和南方势力再次议和。这个消息让汤芗铭长舒一口气,以为都督的位置总算可以保住了。谁料,程潜的护国军并没有撤回广东,而是一直从靖县打到了湘潭。

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的实权,以恢复旧约法和召集国会等为条件与南方各国军务院达成和议。

汤芗铭本来还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继续当湖南都督。

黎元洪

汤芗铭虽然灭袁有功,但因在湖南杀人太多,所以遭到湘人的愤恨,并不打算宽恕他。

因而袁世凯一死,湖南各界人士都倒戈支持程潜驱汤

1916年7月1日,长沙城的都督府里,汤芗铭还在苦苦等待着宁乡道林传来的战报。却不知,护国军有一支部队和炮兵营已经驻扎在岳麓山上,准备炮轰长沙城。

宁乡县道林这场战,汤芗铭很快就败了。

汤芗铭部队这边一个营长率领士兵起义,临阵倒戈,所以很快汤芗铭部队就缴械投降了。

程潜部队这边呢,最开始在靖县宣布成立湖南护国军的时候,只是在广西陆荣廷那里借了一个团的兵力,结果士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多,打到这里就变成了三个旅。

这也能说明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

面对大军逼近,汤芗铭急忙通知各级军官,准备开会商讨如何应敌,不料,竟然没有一人到会。无法,汤芗铭只能寄希望于答应出兵相援的谭延闿

前任湖南都督谭延闿跟汤芗铭有过矛盾,当年谭延闿被逼下台出走湖南,始作俑者正是汤芗铭。

汤芗铭电告其兄汤化龙,让大哥出面请谭延闿出面调停,谭延闿感到东山再起时机已到,同意与汤芗铭联手,就从上海出发到武汉,组织拼凑了一支“湖南护国军第一军”,打算进入湖南援助汤芗铭。

但是满心期待的汤芗铭,这一次被放了鸽子。

望着城外隆隆的战火声,汤芗铭惊讶地看到,攻打长沙城的除了革命军之外,还有很多不着军装的手执锄头的农民。汤芗铭开始有些明白,自己是被时代抛弃了。

7月4日凌晨,程潜大军兵临城下,汤芗铭待援无望,放弃了70万库银,匆匆逃离湖南。

而这一年,汤芗铭还不到三十岁。

汤芗铭在湖南历时近3年的统治,至此也宣告结束。

程潜和郭翼青

1916年7月4日,汤芗铭离开湖南,逃往北平。

1918年9月1日,汤化龙在加拿大被刺身亡,汤芗铭从此对政治功名心灰意懒,一心钻研佛经。

解放之后,汤芗铭改名汤住心,隐于北京西城石板胡同头条家中。翻译佛学著作和撰写回忆录。

1975年,汤芗铭在家中病逝,享年90岁。

汤芗铭留世之作

《辛亥海军起义的前前后后》(回忆录)

《大威德金刚一尊略轨》(译作)

《咕噜咕勒佛母成就法》(译作)

《菩提正道菩萨戒论》(译作)

《菩提戒二十颂》(译作)

《三十唯识绎论》(译作)

《迁转心要》(译作)

《光蕴迁转法》(译作)

《加持舌法》(译作)

在辛亥革命众多人物中,汤化龙,汤芗铭兄弟俩是很有名气的.

汤芗铭从政的第一步到来的如此之早,也结束的如此之快。

有人说年轻没有失败,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些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

汤芗铭自此之后,又几次出山,做过一些正确的事情,但都不能弥补他在湖南所犯下的过错。

经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驱汤运动,初期的革命思潮开始在湖南扎根。湖南民众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已经跟这个动荡的时代紧紧连在一起,避不开也躲不过。

虽然袁世凯死了,汤芗铭也被逐出湖南,但湖南民众并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安定。相反的,局势越发动荡。

从1916年7月汤芗铭走后,到1918年3月,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湖南都督先后六易其主,走马灯似的换帅背后,是各方军阀势力对湖南的觊觎和角力。

不久之后,湖南民众又再次发动了一场驱逐运动。这场运动,让湖南民众的力量得到一次广泛的大爆发,全国都为之侧目,也正是在这场运动中,一大批日后影响整个中国的湖南人,开始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敬请继续关注@风华绝代憨小二的下一篇,为你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经过以上对招聘念佛人(湖南王汤芗铭的迷茫)的分享介绍,相信你对招聘念佛人(湖南王汤芗铭的迷茫)有了大概的了解,想知道更多关于知识,关注观澜富士康招聘电话,我们将持续为您分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25z.cn/laowu/142415.html

标签: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