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门一家公司的黄总在网上看到我的资料,公司欲招聘财务长(CFO),约我去面谈,因感觉自己当时工作遇到了天花板,想有更大的空间发展,于是约好周日去跟黄总面谈。
从东莞大岭山到江门鹤山市下面某镇,转几趟车花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在上午下班前赶到。
(图片来自网络)
台湾老板黄总从财务基本工作,聊到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税务策划等,一个小时下来,相谈甚欢,然后同公司高管一起到外面山上吃了农家菜。
吃饭后,厂长带我参观了公司,然后在黄总办公室喝茶。
最后,基本上都谈得差不多了,黄总直接开了薪资,是我现公司的三倍,让我很是满意。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最后,黄总问了我一个问题:因公司经常要同美国的业务部门沟通,而且美国董事长希望能用英语口语交流,问我这方面怎么样。
我一听傻了,这方面是不能吹牛的,只得如实交待,如果用文字发邮件,借助英汉词典还勉强能应付,但口语交流就欠缺。
听完此话,黄总说话的口气就变了,说要跟美国董事长商量一下,让我等电话。
最后没有等到电话,黄总用邮件婉言告诉我,我是面试者中最优秀的,但英语这方面,美国董事长要求能直接交流。
我知道没戏了,想起自己上英语课时,满不在乎,没有认真学好,关键时刻,终于吃到了苦头!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职场上,优质的岗位始终有,但它只给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学生时代没有学好,走入社会就要为之付出代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