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劳务> 正文内容

郑州猎头(一个部门新增9个博士)-郑州富士康招聘(郑州猎头薪资待遇)

1年前(2023-01-22)劳务94
今天给各位分享郑州猎头(一个部门新增9个博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郑州猎头(一个部门新增9个博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请积极在评论区留言,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河南商报记者 陈朋冲 崔文 / 文 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资料图

近日,一则《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的榜单显示,2019年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的排名中,郑州位列第13名,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低于武汉,位于中部城市第二。

这个榜单排名客观吗?一个城市最吸引人才的是什么?郑州迈入新一线城市,加入GDP万亿俱乐部后,如何更好地筑巢引凤?

吸引人才竞争力排名,郑州排全国13

近日,由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出炉,郑州位列13名。

排在前面的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济南、苏州、天津、重庆、武汉。

河南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人才吸引力排名高于西安,排名倒数第二。

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在省会(直辖市)中,郑州排第11。

在17个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中,郑州排名也是第12。

值得一提的是,在应届毕业生人才流入占比方面,郑州表现出强劲势头,跻身全国第七位。仅有北上深广、成都和杭州排在郑州前面。

“数据相对客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宋新谱评价。

“郑州虽然不比北上广深等城市,但作为新一线城市,发展速度将是意想不到的。”宋新谱说,郑州的人才需求量、人口集聚能力也都随之提升。

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富禄同样认可这种差距。

“与沿海、一线城市,甚至是中西部个别城市比,郑州在城市竞争力、人才吸引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张富禄认为,郑州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尽管潜力很大,但现阶段还稍显逊色。

博思人才董事长滕超臣通过市场数据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基于猎头公司的日常数据,郑州在吸引人才集聚方面排名是在15名左右。

他认为,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等外,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宁波、无锡、常州等南方二线城市,在人才吸引方面也都有很强竞争力,另外像青岛、珠海、东莞等城市,因为产业集聚明显,人才竞争力也都很强。

2019年10月26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招聘会会场。

郑州去年落户并申请补贴的青年人才1.2万人,比前年翻了一番

上述报告显示:全国流动人才中,超8成为18—35岁,52%为本科及以上,46%工作5年及以下,45%月收入超6000元,高学历、职场新人及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郑州想要的,正是高学历的职场新人。

2017年11月,“智慧郑州”人才政策发布,寄望于以真金白银吸引人才,如生活补贴,购房补贴,顶尖人才最高有500万元奖励,专科以上即可落户等,被看作郑州史上最强“抢人”政策。

政策施行两年多来,来郑州落户的人数逐年增多。

数据显示,2018年,郑州市青年人才新落户并申报生活补贴人数为5466人,2019年为12038人,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而2020年,截至目前,该数据已经达到5026人。

“新落户并申报生活补贴的,只占所有新落户青年人才的四成左右。”郑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强调。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省外高校毕业生来郑州落户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2018年是7085人,到2019年,已经达到10961人。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数据的增加,更能表明郑州的引才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说明强势发展的郑州,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前来落地。”

一个部门新增9个博士,更好的发展平台为高端人才所看重

今年34岁的杨超,就是受人才政策吸引来到郑州的。

2018年从重庆大学博士毕业后,杨超回到家乡河南,成为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主要负责新能源车动力系统研发相关工作。

读博期间,杨超的研究方向包含新能源产品动力系统提升和整车能耗优化。

寻觅未来工作方向时,他先是听师兄介绍,得知郑州对引入博士有很多优惠政策,其中购房补贴方面,博士补贴10万元。

随后,他注意到郑州宇通的全国人才招聘,初步面谈确定意向后,宇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数十名博士前来企业参观,最后正式签约。

“博士毕业时年龄已经较大,希望能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或机会,以及在生活方面有更好的保证。”在杨超看来,在宇通,企业给他提供的年薪,以及住房、安家费等,相对有竞争力。

部门里跟杨超一起入职的还有8位博士,也大都为技术研发岗,工作时时常常交流。这样的工作氛围,让杨超很振奋,“接下来三五年,希望能够打牢根基,在研发领域不断提升、突破。”

2019年10月26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招聘会会场,多人来职业规划咨询处咨询。

如果一个城市缺乏产业环境,百万年薪也难招来高端人才

但郑州市高端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

官方发布的《郑州市2019—2020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指导目录》中,急需紧缺人才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占岗位总数的 25%到10%左右。

此外,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行业,人才供给也总体紧张。

博思猎头现代食品产业合伙人郭慧分析,高端人才流动有一个显著特征,薪酬待遇、平台及产业发展空间、所在城市,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从近几年高端人才的招募看,薪酬的权重在下降,高端人才更多是随产业、平台走,产业属性强。

但后几项,恰恰是郑州要追赶、完善的。

滕超臣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为例,郑州在大力发展,但目前产业的吸引力不如上海、天津及东北一些城市,甚至也比不了湖北十堰等,都影响了人才的进一步聚集。

滕超臣观察发现:近几年,同样的薪资水平,甚至百万元年薪,常常也吸引不了一些高端人才的集聚。招也招不来,原因就在于产业环境、人才环境培育、发展得还不够,人才不能互相激发,产生裂变效应。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企业也不断升级办法。比如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除以往的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方面优先照顾、设立科研工作站等之外,今年还将制订“十四五”人才规划,配套实施岗位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郑州吸引来的高端人才,属河南籍回流的居多

也正因此,有很多河南籍高端人才想回家乡,却一直难寻合适的机会。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在读博士李韬(化名),老家在河南某地市,前几年曾在北京某大型事业单位工作。

尽管工作稳定,李韬却一直有漂泊感。他关注河南尤其郑州的一些招聘信息,认为总体上平台和上升空间相对有限。

前两年,他和一些博士同学也曾参加河南省的一些招才引智活动,但发现少有工作岗位匹配。

他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有类似感受。

毕业于清华法学院,目前在北京担任某银行总行品牌助理和互联网创业公司PM的王玉晶,毕业时曾认真找过家乡工作,但因为职位发展的匹配度无奈放弃,最终留在北京。

回到家乡,一直在王玉晶的职业规划中,“家乡的烙印是刻在身上、融入骨血、印在人格里的。身为河南籍年轻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乡愁,无疑成为城市与高端人才之间的一个纽带。近年来,回河南发展的高端人才中,河南籍占了相当比例。

杨超读博所在的学院,前几届以及同届毕业的河南籍博士中,有一半以上都回到了河南。

李韬也观察发现,“不管是通过招才引智或其他形式,最终被吸引到河南落户就业的,仍是原籍人才居多。”

滕超臣则以行业经验分析,自己企业每年为郑州本地企业猎取400—600名高端人才,其中从国内外来到河南工作的,河南籍的要占60%。

因此他建议,郑州、河南的招才引智活动,部分重点也应该放到河南籍、热爱家乡的高端人才身上。

地方吸引高端人才,拿出的诚意究竟有多大?

人才来了后,如何留住、发挥好作用,更为重要。

河南优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涵华,2017年底从上海返回郑州创业时,几乎将在上海时的科研队伍整体带回。

2018年,公司申报并入选了第三批“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团队。

但是两年多来,她直言,发展很受局限,很多预定目标都无法实现。

她举例说,从事的核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生产属于高端制造门类,河南此前在这方面几乎空白,区别于其他行业,自己企业前期研发成本很大,后期回报也大,但目前因为缺乏政府支持资金,或资金严重偏低,只能停滞于科研阶段。

另外,在其他科研资金扶持、厂房租金减免等方面,也希望能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解决急需的难题,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张富禄提到,有企业表面喊着缺人才,但当人才真正来了后,又开始抵触,相互不适应,不乏有高端人才来了不久就被“气走”。

不少专家也都提到,对于吸引高端人才,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给足政策,这时就看谁的政策更优厚,发展空间更广,城市自身吸引力更高了。很多城市的人才吸引政策,之所以有足够吸引力,正是基于敢打破常规、跳出框框,对规矩是一种突破,一种大胆的创新、改革或变通。而这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投入、长线的投资,也正是地方对于高端人才的诚意所在。

在这方面,郑州要做的,或许还有很多。

郑州吸引力有多大,他们这样说

我们采访了多名在省内外就业的高端人才,希望能够把郑州对人才的吸引力指数具象化。

毕竟,一个人对一座城的贡献,或许只是一时;

但一座城对一个人来说,选择了,往往就是一生。

王维维(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河南信阳人,目前在北京工作):郑州要增强对人才的吸引,根本是增强底子,比如地方的吸引力,或行业企业的规模化聚集效应,或全国龙头企业等。重点扶持一些新媒体、短视频等新兴经济产业,吸引年轻人就业。对高端人才,开放省内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管理岗位,公开招聘。

李韬(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河南人):吸引更多人才,需要郑州本身提升城市吸引力,有更加深入人心的文化形象和符号标签,增强城市自身魅力。

王玉晶(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河南驻马店人,目前在北京某银行工作):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散落在外、数量庞大的高素质人才是家乡发展的重要引擎。除政府全方位动员外,希望尽快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紧缺,基础教育需更加国际化,补齐个人职业发展的短板。

介梦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目前在上海某银行工作):虽然在外地,但一直希望回到老家河南工作,希望郑州的工作岗位更加多元化,希望郑州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能有机会报效家乡河南。

苏桠(90后海归,郑州人,目前在郑州从事自由职业):希望郑州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扩展高新科技产业,抓住互联网的潮流能够更好地引进人才。

李鹏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目前在郑州某信息技术公司工作):选择郑州,是因为郑州是离我家最近、机会最多的平台,郑州的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

马依晨(90后,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目前在郑州中原西路街道工作):回郑州后,发现郑州环境更好了,街面更有秩序,办事流程更简化更完善,希望未来郑州加宜居,人才来了后都能爱上它。

冯琳娜(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硕士毕业,目前郑州某三甲医院工作):在外“书漂”了八年,喜欢在外的自由,更想念家的温暖,家人就是那根拉着我的风筝线,回来后,感受到郑州变得越来越精致,每天下班路上都很开心。

杨超(博士,目前是宇通工程师):很庆幸很高兴回到郑州。回郑州后,生活上满意度能打八九分。(首席编辑 华丽娟 编辑 吴冰 张惟一)

经过以上对郑州猎头(一个部门新增9个博士)的分享介绍,相信你对郑州猎头(一个部门新增9个博士)有了大概的了解,想知道更多关于知识,关注观澜富士康正式工网络招聘,我们将持续为您分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25z.cn/laowu/86455.html

标签: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