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服务于人类本能的行业虽然上不了台面,甚至是非法的,但是来钱快,促使了新技术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除了赌博,游戏也是新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由于大家对游戏的好奇心和容忍程度较高,区块链游戏也是现在最活跃的应用场景。
为什么“黄赌毒”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因为“黄赌毒”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类基因中天生就带有它,这种本能和欲望不会因为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消失,只是暂时隐藏起来而已。
2017年的“加密猫”(CryptoKitties)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可以让玩家在以太坊网络上购买虚拟宠物,同时还可以进行交配繁殖。在CryptoKitties上生成的虚拟猫咪,毛色、斑纹、瞳孔、发型、表情、尾巴等特征都是随机的。所以理论上讲,这个网站上的每一只猫咪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有了两只猫,又想再生一只,一个专门负责生育的算法是从两只猫的代码中各提取一些特征,生成一条新的代码,并自动注册给父辈猫咪主人(拥有)。每只猫在以太坊上都是一条数据,根据CryptoKitties算法,对应成每一只猫独特的外观特征和属性。理论上,一只猫不可能和另一只猫同时具备一模一样的外观特征和相同的特性。
这些虚拟猫利用了以太坊区去中心化、账务公开的特点,每只虚拟猫的信息都存储在区块链的各个节点上,因此,玩家领养的虚拟猫永远不会丢失。这就避免了在中心化服务器上玩家领养的虚拟猫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丢失的情况。购买一只猫的行为,相当于在区块链上宣示对这只猫的所有权。在你进行这个动作的时候,区块链对你的动作进行公开的记录,所有人都能够看到,并且自动认可这只猫归你所有。理论上讲,除非你卖掉这只猫,否则它永远属于你。
金融的本质就是关于信任和信心的交易,通过金融工具,信任可以直接转换为财富。现有金融领域存在着大量的中心化信用和信息中介,这些中介降低了金融系统的运转效率,增加了资金的往来成本。鉴于区块链可以减少摩擦和降低成本的特质,使其具备重构金融业基础架构的潜力,因此,可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银行结算、清算、跨境支付、证券发行和交易、保险理赔等业务中。在清算和结算领域,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基础设施架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同时涉及很多人工处理的环节,极大地增加了业务成本,也容易出现差错。
我国目前大体维持了一个“结算—清算”二级制的支付体系,简单来说,一笔交易要经过银行与商户、消费者之间的结算,银行之间再进行清算,整个支付环节才算结束。
从以上业务可以看出,看似简单的一笔交易背后都是一个复杂的业务流程,其中都会涉及银行业复杂的结算—清算流程。每一笔交易都会在相关金融机构系统记录相应的账目。由于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就像比特币一样,可以将这种复杂的业务流程简化为点对点的业务,大幅度降低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减少摩擦,降低成本。
传递核心企业信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1世纪以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风险的控制、授信的灵活度方面。传统金融关注企业和业务本身,而供应链金融是围绕核心企业,基于交易过程向核心企业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供应链金融一般包含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和预付款融资。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例,A是一家信用比较高的生产制造企业,B是其下游的小型供应商,A向B拿货未给钱但开具了一张承诺1年后付款的收据(应收账款),但这时候B需要资金周转业务,B就可以拿这个应收账款收据去银行贷款,账款到期后,B收到A的款项后再向银行偿还。
这个业务场景中,由于供应商B的信用等级比较低,因此向银行贷款的利率就比较高,甚至很多时候中小型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拿到贷款。如果供应商B使用A的信用进行贷款不但可以很容易贷到款,而且还可以拿到较低利率的贷款。但实际情况是,要向银行证明这件事情并验证其真实性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供应商B需要向银行出具双方签订的合同,银行还要验证合同的真伪,为了保险起见还需要找A进行确认。在上面的例子中,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整体可控的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区块链能够终结假冒伪劣商品吗?
中国在成为生产与制造大国的同时,也深受假冒伪劣产品的毒害。中国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涉及食品、药品、奢侈品、化妆品、服装、农产品、计算机芯片、音像制品、出版物等多领域。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有效监管势在必行。
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有效保证上链的商品信息无法篡改,使商品溯源的可信程度大幅提升;将商品信息采用分布式结构存储在各个节点上,使数据受多方监管,保证链上信息的真实性;基于加密算法可以有效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商品溯源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在标准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其中包含商家的管理能力、商品的标准和质量检验网络。在货物控制方面,货物的跟踪需要与供应链网络很好地结合,以便从商品制造到仓库交付的各个层次上都能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持和商品质量控制。在产品质量保证方面,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和终端消费者的可追溯二维码相结合,培养客户的积极心态,提升品牌价值。
以跨境商品溯源为例,从补货计划到消费者扫码的整个流程要严格控制和集成,保证上链信息开放、透明、可信。一般情况下,主要包含商品基本信息(例如条形码、产地、厂家信息、配料信息等)、海关信息(例如原产地)、质检信息、二维码相关信息。
备受假货困扰的阿里巴巴,得益于集团多年的业务基础和数据积淀,商品溯源成为蚂蚁区块链最具优势的项目。2017年3月,阿里与普华永道、新西兰邮政、恒天然合作,签署了全球跨境食品溯源的互信框架合作协议,应用区块链等创新技术,推动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应链。2017年8月,天猫国际就已经全面启动全球溯源计划,利用区块链及大数据技术跟踪进口商品信息。2018年2月,菜鸟和天猫国际达成合作,启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商品的全链路物流信息。虽然区块链溯源有很多优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需要制定行业标准,对供应链系统进行改造,借助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采集,避免源头造假。
1、区块链落地公共服务,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相信大家对2018年7月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还记忆犹新吧。不只是疫苗问题,公益事业、医疗保健、投票选举、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治理从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但其一直也是各个国家最头疼的问题。由于社会和政治原因,公共服务面向所有公民提供无差别的服务,使这些领域往往不在现有经济部门的管理范围之内,因此造假、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相对猖獗。
2、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俨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在很多地方都需要解决“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这个看似荒谬的问题。为了证明身份,我们需要使用官方提供的证明文件,例如身份证、户口本、驾驶执照、军官证等。但怎样在互联网上证明身份,怎样保证身份的真实性,已经成为阻碍公共服务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采用区块链技术提供身份认证有以下3个优势:首先,所有上链数据都是经过多方验证后才写入区块链账本的,因此,数据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其次,由于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写入数据部门要承担相关的责任;最后,记录在链上的身份信息可以与虹膜、指纹、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相关联,使身份信息具有唯一性、可验证等特性。
3、证件确权
除了身份认证是最重要的数据记录外,其他像学历证明、婚姻状况、护照、签证记录、房屋信息、车辆信息、公司等,对公共服务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经常被伪造,通过非常规渠道办理以上这些证件,用假冒的证件来获取不当权益,具体有以下方面:
非法移民——假结婚证书、假绿卡。
非法就业——假绿卡、假护照、假驾照。
驾驶未经检测的车辆——伪造行驶证。
伪造遗产——伪造死亡、婚姻/出生证明。
虚假的人寿保险福利——虚假的死亡、婚姻/出生证明。
出售他人财产——伪造契约、财产/车辆所有权,或土地注册。
为虚构的人获取贷款——虚假的身份/婚姻信息。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造假的成本比较低,采用区块链技术将以上证件保存在区块链账本上,由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使证件信息无法造假。
另外,将这些电子证件和身份信息相关联,通过指纹、人脸、虹膜等身份识别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证件造假。
4、公共服务管理
在社会福利方面,用区块链记录福利兑换、养老金支付,减少社会安全诈骗,使用区块链实现精准扶贫。在公益事业领域,建立共享账本,跟踪每一笔款项的来源和用途,降低纠纷并提高效率;通过身份认证,建立各方信任关系,抑制诈骗者的不良企图,使资金流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建立公益智能合约,使捐赠行为不受外界干预,大幅提高公益事业的运行效率。
5、政府活动
将政府预算、税收、公共政策信息及竞选投票信息用区块链的方式记录并公开,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以竞选投票为例,无论是举手表决、纸质选票还是电子投票、网络投票,这些手段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公开、不透明、选票作假或随意更改投票结果等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账务公开、历史记录不可篡改等特征,可以搭建一个公开透明,减少人为操控,让选民可验证投票结果的电子投票系统。
未来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前面提到的区块链溯源,如果没有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溯源也很难发展起来。区块链作为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数据的真实性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如果上链数据是人工录入的,这样就很难保证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区块链的价值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出来。
举个例子,这几年,太阳能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这种新型能源的核心资源已经不再掌握在发电厂手里,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建立在任何太阳光照较好的地方,可以是屋顶上,也可以是空旷的野外。太阳能发电使能源产业出现了去中心化,各家各户既是发电者,也是用电者,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交易和结算模式。以现在电网系统为例,传统交易中心只能支持用户与发电厂这种模式的交易结算,而在分布式光伏结算业务场景中,每家每户既是发电者也是用电者。
区块链点对点的网络特性,使点对点的交易结算成为可能,通过区块链建立一个信任的交易网络平台,可以让投资者从分布式能源中获取公平的回报,鼓励大家进行再投资,以推动电网管理革命。这种模式将会使电网管理更自动化、更灵活,会鼓励数以百万计的微型投资者参与能源建设,而不是几个大规模的集中投资。以上就是对其中重要一环——区块链做了分析和说明,这对于大家进一步往下深入了解会有很大帮助。
笔者认为,区块链的伟大之处不只是重构现有业务,它将会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应用范式。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结合将会是未来最大的应用场景,而IOTA就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