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2月13日讯(记者胡长幸 通讯员刘维)近日,由中国光谷多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9年第二届“传神者大会”在光谷花山召开,来自全球各地语言服务者、专家、行业人士的相聚一堂,多对“跨语言文化传播”的趋势进行展望,对行业最新科技成果深入探讨。会上,湖北省译协、传神语联网、武大外语学院翻译系、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新加坡LIC 区块链基金会等14家国内外跨语言服务机构的代表,发起成立语言信息区块链服务联盟,试图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翻译行业的“价值互联网”。
联盟发起单位,主要来自于跨语言服务行业的教学、翻译、科研等不同领域机构。发起单位之一、传神语联网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征宇介绍,截至去年6月底,我国经营范围包括语言服务的企业数量增加到320874家,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达9652家。但是语言服务行业极度分散,译员的信用传递困难,个人的知识资产难以得到保护和产生价值,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同时由于语言服务质量难以量化,传统模式难以产生大规模协作,区块链为解决行业中这些不可调和的难题提供了可能。
“区块链技术中责、权、利量化的通证技术,可使双语人才形成动态的信用资产和可确权的语言资产,进而转化为价值。”语言信息链创始人、区块链专家彭志红告诉记者,翻译行业与区块链的融合,还可持续提供优质大数据促进AI发展,让人赋慧于机器,机器赋能于人,大幅提升翻译产能,组建一个翻译行业的“价值互联网”。
语言信息区块链服务联盟拟在武汉光谷建立行业协作常设机构。联盟成员将致力于语言服务行业区块链的建设,在人才培训、技术支持、数据资源、译员资源和生态拓展等方面推出有效解决方案。下一步,该联盟拟加大并推广区块链平台对语言大数据和AI技术的深度利用,鼓励译员将沉默的术语、语料、翻译过程数据,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场景构建自己专属的机器人“孪生译员”,产生一种人机共译的语言服务新模式,将数据变为可以帮助译员持续获益的智慧资产。
据悉,国内首个区块链跨语言服务平台“言值录”已投入使用,其核心功能是通过译员的工作履历、合作伙伴、人脉关系等来建立译员在区块链上的能力和信用数据,形成译员的信用资产,构建行业公认的译员能力和信用体系。另外,术语语料资源的共享交换体系也已推出,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沉睡”的语言数据的价值进行确权,并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对外开放使用权,获取持续的收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