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保险理财骗局揭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理财保险坑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如果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请积极在评论区留言,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的现代保险业发展只有30多年,但是随着代理制进入中国,尤其是中国人寿开始推出分红保险以来,中国保险业的社会声誉就一落千丈。随着误导的增多,甚至是普及,社会上都有了“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的说法。保险骗局这个词,出了这个背景,主要还来自于国内退保投诉处理网站世纪保网,与央视联合打造的《分红险骗局》。
保险骗局的类型看似很多,但是主要还是有几个特征:一个是围绕分红险和万能险,把所谓的理财保险包装成高收益的、类似于银行理财的理财产品,误导消费者购买;二个是,不告诉保险产品的完整的合同内容,隐瞒保险合同的有关风险,比如退保会有损失;三个是,等消费者发现上当退保时,说根据合同,必须要按现金价值来退保,导致消费者要承担大比例损失。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财大师小编在网上经常有看到人说,某某保险是骗局,但是财大师小编想说的是,造成保险骗局的原因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某些保险经纪人的坑蒙拐骗。为什么总会有人问人寿保险理财是否可靠?所谓的人寿保险理财骗局到底怎样的?今天就和财大师小编一起来揭秘人寿保险理财骗局。
财大师:人寿保险理财是否可靠
人寿保险理财骗局揭秘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保险产品能够通过保监会的重重重围上线,就一定是符合规定的,那为什么还有还有那么多骗局呢,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片面夸大投资型保险收益
投资型保险收益预测一般分高中低三档,而部分营销员为了增强保险产品的影响力,在介绍产品时故意隐瞒中低档收益,只向消费者介绍高档收益,甚至介绍的收益比预定的高档收益还要高。也有部分营销员向消费者口头承诺收益。事实上,保险收益和保险公司的收益也是挂钩的,如果保险公司没有收益,那么我们也极有可能没有收益。
2、把保险直接和存款画等号
将保险混淆成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基金,是保险销售误导的常见手法,也是“存单变保单”的先决条件。部分营销员会在投保人到银行办理存款时,向投保人推荐保险产品,并将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与银行理财产品或定期存款进行简单对比,甚至将保险产品直接解释为“银行理财产品”,或违规自制产品说明书和投资协议,诱导投保人购买保险。
财大师:人寿保险理财是否可靠
3、混淆保额分红和现金分红
分红型保险产品是人身险中的主打产品,在人身险的总体保费中占有70%以上的比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兼有保障和投资功能的分红型产品。
分红型保险的分红形式分为现金分红(保费分红)和保额分红两种。现金分红是比较常见的分红方式,即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每年按投资收益情况,以现金的方式返还给投保人;保额分红不能直接支取现金,而是将投资账户中获得的收益自动转化成新的保费,以增加产品总体的保障额度。
目前,部分营销员在销售分红型保险产品时,会混淆保额分红和现金分红。很多人往往在保单生效数年之后,才意识到上当,但是退保又要面临这退保损失,不少人大呼上当。
4、隐瞒以往病史或者不清楚免责条款
事实上,有不少保险陷阱也是我们自己不注意的时候挖的,没有及时告知自己的既往病史,导致最后无法理赔;没有看清楚免责条款,最后发生事故的时候贸然去找保险公司理赔,这些保险公司都是不会承认的。
所以我们在购买保险时,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如实告知的重要性和不如实告知的严重后果。如果不如实告知病史,那么既得不到保险保障,甚至连保费都有可能拿不回来。
人寿保险理财是否可靠?
人寿保险作为我们有名的保险公司之一,在安全性和保险产品的合理上肯定是可靠的,我们可以放心购买。保险是为了帮助我们合理规避风险,所以我们选购保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适合我们的保险,不要受到不良居心保险经纪人的影响。
那些宣称20年之后可以领到钱的保险,他是不是真的理论上来说它是真的,它本身虽然投资周期比较长的,是正规保险公司所作出的承诺,它还是具有法律的效力的,只不过这涉及到一个投资回报计算的问题。
你现在每年往里面存一笔钱,可能不同的保险类型存的钱是不一样的,但是总归来说是每年存一笔钱,便宜的可能是两三千块,多的可能是七八千块存10年或者存20年,他跟你说等你到了20年之后,或者你到了退休的时候,对方就会把这笔钱成倍的还给你,比如你现在总共存了5万块钱,到时候对方返给你10万块,你觉得这个利润率很高,也是抵御风险的很好的一个手段。
但是这个投资周期太久了,久到那种充满变故,你把这个钱存到保险公司里面确实没有问题,就算保险公司倒闭了也会有收购或者说并购它的保险公司来承担这笔保单,保险肯定是能对付的,但是你现在存进去这么多钱,20年之后,他给你那些钱是不是还具有相同的购买力通货膨胀的问题,你不能忽视的20年,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你想一想20年前的物价和现在的物价是什么样的差距,另一方面就是他是真正给你钱,还是说你触发了相应条件给你相应的补助,这是很大的一个差异。
记住一句话,你可能有点小赚,但保险公司永远不亏,保险公司不可能干赔本的生意,它本身就是一个商业公司,它会做出一种方案,他们自己在短期内有利润,可图长期也不会亏本,然后让你还觉得特别合适的这种美其名曰两全其美,但实际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如果保险公司也赚钱你也赚钱,那么你们这个钱赚的是谁的呢?
保险是一个承诺合同,是不会骗人的,但有骗人的业务员,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在银行保险系统和万能保障险产品。
银行保险系统大部分经营人员是银行人员,对保险的一知半解,但只看到对应银行单利相对的利率,一味的夸大收益,但没告诉用户保险期多久,还有种情况是客户自己选择性的忘掉了所说内容,只听到了收益多少,所以说,保险没错,错在不对的渠道买了不合适自己的产品。
某公司的万能保障产品也是比较容易受蛊惑的一个产品,美其名曰保终身,而且还是想交多久交多久,岂不知此类产品等同于消费性的险种,每年扣除保障费用,只要账户有钱就可以一直扣一直有保障,但初始费用相当的昂贵,首年初始费50%、次年25、第三年15%、第四、第五年10%,第六年以后5%,客户交这么多钱有多少都给保险公司做贡献了。据该公司内部透露,按20年缴费,一般到75-81岁之间账户就没钱了,那时候也买不了了,钱没了保障也没了,而且给人家还说保障终身,所以又开始说保险是骗人的了。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首先找个诚实的代理人,不夸大、不需报,然后找个性价比高的产品,自己要了解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保障时间,保额是多少等等,主要还是看合同,或者让代理人写承诺书,即便他离职后保险公司有权追究责任的。
其实新华保险被央视曝光这件事情要追溯到5年前,在2012年12月16日,央视网的《每周质量报告》就针对分红式保险的骗局进行了曝光。
根据曝光所述,2012年重庆的肖太太本来是前往银行进行存款,但是中途听工作人员介绍了一款新华人寿的保险产品,而该产品为一种分红型保险理财,预期收益比银行储蓄要高出不少,在工作人员的花言巧语之下,肖太太就先交纳了两万元的保费,不过还需连续缴纳5年,一共需要10万元的保费,但其家人知晓后想要商议退款,可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只能退款13000元,这让肖太太犯了难。
除了强买强卖的行为,该保险产品本身就拥有猫腻,10万元的保障费最高也只是多拿1万元的保证金,按照这个标准来算,其保费和金额的比例为1比1.1,但传统的保险比例通常是1比160以上,所以该产品根本达不到保险的要求,也不算合格的理财产品。
二
以上就是深圳电子厂打工网小编对保险理财骗局揭秘和理财保险坑人的总结,更多理财保险坑人方面的知识可以关注我们,在网站首页进行搜索你想知道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