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 正文内容

金世家贵金属(荆轲刺秦王的匕首哪里来的)(荆轲刺秦王金千斤)

9个月前(07-15)健康5058



在一部叫做《火烧阿房宫》的电视剧中,某著名女演员饰演了剑客徐夫人。河北梆子《绝唱》中,也有一个赵国铸剑女徐夫人。在电视剧《荆轲传奇》中,徐夫人更是纵身跃入炉中,用自己的生命铸成了荆轲刺秦王的锋利匕首。


徐夫人的原型,正是“荆轲刺秦王”匕首的制作者徐夫人。然而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的是,这些徐夫人无一例外被更改了性别。殊不知历史上的徐夫人,是“他”不是“她”,是姓“徐”名“夫人”的货真价实的男人。


01 铸剑专家徐夫人

据《战国策》记载:“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文中的徐夫人是赵国的一位铸剑师,太子得到的就是“徐夫人匕首”。在《史记》中,也有此类描述。


古籍里介绍的徐夫人,是一名铸剑高手,对收藏匕首颇有研究。在荆轲行动之前,太子丹一直试图寻找世上锋利的匕首,后来听闻徐夫人大名,便花重金买下了他的锋利匕首。



太子丹命人将匕首浸上剧毒,首先用活人做实验,发现徐夫人匕首果然名不虚传,哪怕只是划破一点点皮肤,也会见血封喉。实验成功以后,匕首才被放心地交到荆轲手上。


可惜荆轲的行动失败,这把匕首自然落到了秦王手里。据说匕首被秦王交给了手下最好的铸剑师,重新进行铸造,变得更加锋利有威力,并且赐给了一名有功劳的剑术家。虽然荆轲刺秦以悲剧收场,徐夫人和匕首却声名远播。


02 匕首名牌徐夫人

唐代诗人李白《赠友人三首·其二》中,有“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的诗句,他的袖子里揣着赵国制造的匕首,买自徐夫人家。北宋词人贺铸在《登黄鹤楼怀古兼寄潘豳老昆仲》中,也提起了徐夫人匕首:“徐夫人匕首安在,丁令威华表归来”。


“徐夫人”牌匕首,俨然成为了匕首界的驰名商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购买徐夫人匕首的燕太子丹,则成为了这一品牌的最佳广告宣传人。



那么,燕太子丹付百金购得徐夫人匕首,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呢?在当时的很多场合中,使用“金”其实是指“铜”,但是运用在金钱单位名称上,更多时候是指“黄金”。因为按照战国时期的技术水平,已经有能力开采“金”这类贵金属了。所以太子丹的这一次购物体验,的确物有所值。


匕首,又称短剑。用于近距离刺杀,或者单手投掷。荆轲刺杀秦王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短小的匕首很方便藏于地图中。至于这把匕首有多短小,可以对比同一时期的标准青铜剑来判断。现代人会发现春秋战国时的标准青铜剑并不长,一般只有五、六十厘米,握把宽度只有七、八厘米。所以徐夫人匕首只会更小。


再看徐夫人匕首的材质。战国末期是青铜兵器当道的时代,作为天下利器,徐夫人匕首是否也是一件青铜制品呢?


太子丹要求用毒药水反复淬火,而在冶金工艺里,青铜并不适合反复淬火。很显然,徐夫人匕首不属于普通的青铜制品。它能够在反复淬火中变得更加锋利,说明它是青铜与铁的合金,强韧度类似于钢。燕国对荆轲刺秦准备工作是高度重视的,会花大力气打造一把顶级武器,徐夫人匕首很可能就是当时最早的钢铁兵器之一。



当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荆轲刺秦”事件时,并没有提及匕首来自赵国,也没有说这是徐夫人的匕首。司马光特意将这两点信息去掉,体现了这位史学家的专业精神。


徐夫人匕首能够成为名牌产品,除了自身条件过硬,不可避免也带有一定的夸张宣传成分。就如史料描述秦王几次想要拔剑,都没有拔出来,匕首如此短小,此类情况合理吗?这里很可能采用了文学艺术加工手法。


而《资治通鉴》在选用信息时,极其重视其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也许司马光没能找到有关匕首出处和原主人的白纸黑字的证据,为了著书更加科学严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便回避了这些内容。


03 徐夫人性别之问

一直以来,不是没有人怀疑过,说“徐夫人为什么不可能是一个女人呢?”因为在古代也确实出现过女铸剑师。比如春秋时期吴国铸剑师干将的妻子莫邪,夫妻二人为楚王铸剑,用了好几年时间、耗费大量心血铸造了“干将”、“莫邪”两把旷世神剑。


可是要知道,莫邪本身出生于铸剑世家,她的父亲大名鼎鼎,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级的人物欧冶子,这一家人基本上垄断了当时顶级装备精品剑的市场。况且在纯手工制作的时代,仅凭女人的力气很难去承担铸剑这种重体力活,当年莫邪也是协助丈夫干将一起在工作。



回过头来看徐夫人,既没有说这位铸剑师有妻子,也没有说有丈夫,单独铸剑又不太可能是一个女人能够完成的,显然他是一个男人的说法更站得住脚。


唐开元年间,史学家司马贞撰写《史记索隐》,直接摆出了观点:“徐,姓;夫人,名。谓男子也。”


古代一些语境里的“夫人”,与现代所指的“夫人”不同,因为古代人名和现代人名有很大区别。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代的“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一般与某种图腾相关联。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姓开始出现分支,这样便有了“氏”。


氏产生于父权社会,与身份地位紧密关联。一个人只有一个姓,却可以有好几个氏。秦始皇统治时期,姓氏逐渐融合,等到了汉代,姓氏基本上默认为了一种东西。


而“名”在最开始只是一种符号,用来区分人与人,可以比较随意,随着社会发展才在其上赋予了身份象征的意义。所以现代人觉得很奇怪的一些古人名,在古人眼里其实很正常。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徐夫人,还有一些现在看来很别致的名字,比如秦武王叫嬴荡,秦庄襄王叫嬴异人,秦宣太后的男宠叫魏丑夫,等等。


至于取名“夫人”的,汉代另有一位,叫“丁夫人”,性别为男。和徐夫人一样,丁夫人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物,当时他肩负着“诅军”的任务。


“诅军”,顾名思义,就是诅咒军队,常见于汉代战争中。汉武帝出击匈奴时,匈奴人便“缚马足”、“埋牛羊”,行使诅军之术。汉军也会在作战时应用这一门巫术,派专人来诅咒敌人。丁夫人诅咒的对象,是西域的大宛国,在此战中他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04 刺客精神

匕首主人徐夫人提供了致命武器,匕首的使用者荆轲没能让秦王丧命。对于当事人来说,确实留下了太多遗憾,可是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一名非凡刺客。


刺客与匕首常常同时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得到一次次书写。“刺”这样一个动作,自带着太多感情色彩,是奋力击杀,是灵巧应变,是义无反顾,是舍生取义,在激昂雄壮之美下,涂抹上了些许悲情的味道。


刺客荆轲,英勇无畏,手握利刃,来自夫人。也许合适的时机,一把好的武器,可以改变一段历史,也可以救人一命。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参考资料:《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资治通鉴·秦纪二》 、《汉匈西域战争中的“诅军”巫术》

富士康招聘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25z.cn/jiankang/17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