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的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昨日,一只默默的区块链界“小蚁”也实现了一飞冲天,创下了131.8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让市场嗔目结舌。4月初,小蚁(NEO)也只有区区1块多点,而一周前,也还在50元左右徘徊,可这个市场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不经意间又一个造富神话就在你眼前诞生了!
小蚁(NEO)萌芽于2014年,是国内最早的开源公有链项目和智能合约平台。它将区块链智能合约与数字资产相结合,使得在小蚁上注册、发行、流转的数字资产更加智能化,可用于股权众筹、股权管理、债权转让、ABS资产证券化等领域。今年6月,小蚁正式更名为“NEO”,致力于打造全新智能经济生态体系。
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小蚁(NEO)的总市值已达879,860,000美元,成为全球排行第10的数字货币。
小蚁为何如此“狂”?
有潜力的区块链项目通常都会经历一到两年的“蛰伏期”,开发人员专注项目开发,之后才会迎来真正的爆发。小蚁(NEO)在2014年立项,2015年6月在Github实时开源,2016年发布了独创的dBFT共识机制,上线了小蚁社区和小蚁官网,成功研发区块链浏览器研,并在Bittrex和云币等数字货币交易所上线交易。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2017,拨云见日,迎来了一个历史转折点。
6月22日,小蚁区块链在北京召开品牌战略发布会,宣布正式更名为“NEO”,从原先的数字资产平台全面升级为智能经济平台。升级之后,NEO将引入新的智能合约体系、新的跨链协议、新的抗量子密码学、新的安全通讯协议等技术,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基于NEO平台开发和延展各类应用。
在这次发布会上,小蚁(NEO)还与微软达成合作,之后NEO将会使用微软Azure云服务,创建强大的开发者应用生态系统。此外,小蚁还与Bancor、Agrello、Coindash等多个国际知名的区块链项目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已经有Nest智能基金、蓝鲸淘、玛娜花园及小白医疗等项目基于NEO智能合约编写创建。小蚁(NEO)的社区发展已初具规模。
小蚁VS以太坊
不少人把小蚁(NEO)称为“中国的以太坊”,因为都涉及Gas费用、都有智能合约等,但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在编程语言上。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只用以太坊自己的编程语言Solidity,而小蚁(NEO)能兼容所有的编码语言。小蚁(NEO)创始人达鸿飞此前曾表示,NEO的智能合约比起以太坊,更能体现高确定性、高扩展性、高兼容性等特点,智能合约的开发者不需要学习Solidity等新语言,就能使用熟悉的Java、C/C#、Go等编程语言编写智能合约,快速覆盖并融入全球百万级的开发者社区。
此外,在共识算法上也有不同。小蚁(NEO)采用独创的dBFT共识算法,而以太坊即将推出“PoS”算法,但两者孰优孰劣,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就目前来看,小蚁(NEO)的影响力远不及以太坊,全球上线小蚁(NEO)交易的交易所还不到10个,国外知名交易所中只有 Bittrex一家支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小蚁(NEO)要真正成为“中国的以太坊”,除在技术上继续深耕外,还需在宣传及市场推广上再进一步。首先在中国立足,然后在全球闪光。
前进未止
据国外社交网站reddit上的消息,小蚁(NEO)在接下来几天还有一系列动作。
8月8日,小蚁(NEO)计划推出新网站、发布NEO虚拟机及升级版钱包;8月9日,小蚁(NEO)将在上海举办开发者大会;8月10日,小蚁(NEO)核心开发团队将在日本与社区爱好者交流。干实事的项目永远不缺上涨的动力。
小蚁(NEO)代币的供应量为1亿个,而流通的只限5000万个,远远少于现已流通的9000万个以太币,而目前NEO的价格仅为以太币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小蚁(NEO)的火爆在吸引关注的时候,也引来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国外小蚁粉Jimmie Schrute在medium平台上就发文给小蚁团队挑了不少“刺”。他在文中指出,小蚁(NEO)团队英语不过关,网站做的差,英文网站做的更差;难以找到团队介绍;开发者还不够牛;小蚁(NEO)在Slack和Reddit等海外社区中有质量的帖子太少……此文一出,立马引起了小蚁(NEO)团队的注意,还给Schrute奖励了NEO代币。
倾听社区的声音,即时吸纳宝贵的改进意见,尚处早期发展阶段的小蚁(NEO)才会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区块链项目。
作者:JM
版权声明:t
作者保留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信链社立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投稿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联系我们进行删除。